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浅碧蘸鳞鳞。
照眼全无一点尘。
百草千花都过了,初新。

昨日行河堤,柳色绿如扫。
只疑晚烟罩寒林,细看始知春已到。


春来本不与我期,病中蹉却春来时。

穷览川原胜,经行未厌频。


樵深但闻斧,谷暖自留春。


临水何妨坐,看云忽滞人。

野塘水慢浮牛鼻,古道尘旋没马头。


亟待清风屠宿暑,便能白露沃新秋。


出门有碍将奚适,落日无涯尽是愁。

芝盖久稀疏,暮云空坱北。


千年旧都城,一片闲宫阙。


禁籞尚连延,觚棱犹巀嶭。

溪翁昨晚步天津,步到天津伫立频。


洛水只闻煎去棹,西风唯解促行人。


山川惨淡笼寒雨,楼观参差锁暮云。

南园之南草如茵,迎风晚步清无尘。


不得与尔同欢欣,又疑天上有飞云。


一片世间来作人,飘来飘去殊无因。

晚步洛河滩,河滩石万般。


青黄有长短,大小或方圆。


考彼多无数,求其用实难。

晚步上阳堤,手携筇竹枝。


静随芳草去,闲逐野云归。


月出松梢处,风来蘋末时。

逢秋种菊尚殷勤,隙地侵寻欲过邻。


便好采花供服饵,形容已似泽边人。

秋城草树欲黄昏,微径新晴菜甲新。


便好灌园从老圃,此怀原是汉阴人。

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平。


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


衡茅望故里,渔钓寄馀生。

喜觉阳和近,山园策杖行。


草应知地暖,柳欲向人轻。


残雪通春信,鸣禽报晓晴。

平烟漠漠天苍苍,牛羊不收野草黄。


茕鹅东来高作行,晴空忽堕数点霜。


紫塞碧海遥相望,下视凫鸭愁陂塘。

落日犹半野,闲来潭上游。


非因恋幽赏,聊欲散烦忧。


澄波鱼棨夕,荒竹鸟吟秋。

何处一声鸣橹。
惊起满川寒鹭。
一著画难成,雪霁乱山无数。

溪光空碧净秋容,灼灼斜阳蓼岸红。


风日不欺樵径好,江山未换钓竿同。


难分忧乐双行里,谁道穷通一梦中。

四山下黄叶,一树犹蝉音。


天地入寒色,残阳独立心。


风高盘隼疾,云湿挟钟沉。

扶病谁同步,寻幽思不群。


逢僧穿竹去,吹笛隔林闻。


山势浮云合,溪流野水分。

随意步,芒屦破苍苔。
半壁雨收残日去,满江风送晚潮来。


此景亦悠哉。

海国岁倏晚,索处意不怿。


饭罢一鼓腹,偶往若有得。


积雪酿野态,古桧媚石色。

阙涧遮幽树,低云薄断鸿。


月残生白小,天远入青空。

夕阳斜映绿波清,闲傍长桥步屧行。

山静鹿过衔瑞草,溪平鱼泳趁飞英。

蒙蒙岚气侵衣润,款款香风扑面轻。

秋前秋后十日雨,村北村南千顷麻。


晚渚芙蓉轻落片,午前粳稻细含花。


仙翁蜡屐高巾帻,溪女银钗小髻髽。

缓步到溪头,相看事事幽。


断云疏岛屿,落日艳汀洲。


水静夫容夕,风生芦荻秋。

日夕兴颇适,逍遥步城隅。


连峰苍翠间,决沟见平湖。


鸟去一何逸,白云与之俱。

夕阳喧鸟雀,幽径入蓬蒿。


于此兴不浅,行吟殊未劳。


市朝移俗态,麋鹿共吾曹。

日没城阴合,人归草露凉。


浅池宜短艇,高树倚胡床。


清啸激秋气,孤吟留月光。

摇落西风早,苍茫晚日斜。


木兰休紫艳,篱菊委黄花。


兴似陶潜赋,愁如庾信家。

惨惨高秋兴,萧萧欲暮天。


地荒逢败叶,日下听残蝉。


感物偏无赖,悲秋私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