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风转云头敛,烟销水面开。


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


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


回识六龙巡幸处,飞烟闲绕望春台。

愁于望处一时销,山亦霜前分外高。


枸杞一丛浑落尽,只残红乳似樱桃。

秋水冬全落,寒梅暖向荣。


烟林明又灭,风雁仄还平。


老岂愁能避,贫非懒不营。

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


不知凤沼霖初霁,但觉尧天日转明。


四野山河通远色,千家砧杵共秋声。

世间尤物如异人,青山不入诸山群。


晚来浓翠欲成滴,雨后数鬟高切云。


人言兹山下埋玉,太白祠扉落岩谷。

尧女楼西望,人怀太古时。


海波通禹凿,山木闭虞祠。


鸟道残虹挂,龙潭返照移。

九陌尽风尘,嚣嚣昼复昏。


古今人不断,南北路长存。


叶落上阳树,草衰金谷园。

西风吹北山,晚日晒新雨。


岚光发岩岫,草木纷可数。


翠壁倚万丈,白云横一缕。

城头看雨霁,天地若新浴。


晚容变云霞,秋意著草木。


四时易迁改,万事苦迫促。

秦岭巉巉列万峰,晚岚浑欲滴晴空。


如何学得崔重易,吟啸终南明月中。

闲立津桥上,寒光动远林。


皇宫对嵩顶,清洛贯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浓阴开处见微阳,病骨支离倚石床。


松老受风涛韵减,竹疏承瀑雨声长。


身随朔雁同为客,心似南针尽指乡。

楼头凝眺倚晴晖,山势长看水附堤。


燕子双双衔不遍,凤凰城里落花泥。

芳原晴睇望,隐隐见荒林。


鸟向青田去,云还碧涧阴。

又柔云做暖,荡隔岸、青山一发。
望春早来,春来如箭筈。
疾趁残腊。

竹院春深亦乍晴,青山历历水盈盈。


白云草木连沙漠,玄菟旌旗拥穗城。


人在重围风雨暗,鸟啼高树雾烟轻。

霜天晴色散苍茫,虹起西飞架二梁。


海上诸星朝太乙,云中双岳引扶桑。


安期玉舄今何在,黄石丹书尚可藏。

蕲春城在楚云间,策马冲寒问五关。


积雪消时浠水树,乱峰明处汝州山。


石头古渡孤舟急,樊口疏钟一鸟还。

远客春将半,天高日乍晴。


哺雏乾鹊下,游牝蹇驴鸣。


寂寂阴陵道,遥遥云梦城。

浮云飞尽碧空长,天末流风洒面凉。


独倚危楼吟思远,南山秋色两苍苍。

御林闻有早莺声,玉槛春香九陌晴。
寒著霁云归紫阁,暖浮佳气动芳城。
宫池日到冰初解,辇路风吹草欲生。
舍舟萧水驿程催,遥望西筠霁色开。
一片乡心几行泪,楚天无数雁飞来。
三秋倚练飞金盏,洞庭波定平如刬。
天高云卷绿罗低,一点君山碍人眼。
漫漫万顷铺琉璃,烟波阔远无鸟飞。
万峰流翠雨初晴,泽被郊原草木荣。
蜡屐最高山上望,麦苗千顷绿云平。
一雨晴山郭,惊秋碧树风。
兰卮谁与荐,玉旆自无悰。
云景嘶宾雁,岚阴露彩虹。
霁色朝云尽,亭皋露亦晞。
褰开临曲槛,萧瑟换轻衣。
地远秦人望,天晴社燕飞。
天台十二旬,一片雨中春。
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
阳乌晴展翅,阴魄夜飞轮。
曲台送春目,景物丽新晴。
霭霭烟收翠,忻忻木向荣。
静看迟日上,闲爱野云平。
层台聊一望,遍赏帝城春。
风暖闻啼鸟,冰开见跃鳞。
晴山烟外翠,香蕊日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