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

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懒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鸭脚叶黄乌臼丹,草烟小店风雨寒。


荒年人家鸡黍迮,芋羹豆饭供时节。


村童上牛踏牛鼻,吹笛声长入云际。

虚舟纵逸棹,回复遂无穷。


发岁始俯仰,星纪奄将中。


南窗罕悴物,北林荣且丰。

雁屿晴岚薄。
倚层屏、千树高低,粉纤红弱。
云隘东风藏不尽,吹艳生香万壑。

今朝已是腊嘉平,我独胡为在远行。


白发倚闾应注想,青山联骑若为情。

铜镮玉锁闭空堂,腕脱初惊笔札忙。


红烛遥怜风雪暗,黄封微泻桂椒香。


光明坐觉幽阴破,温暖深知覆育长。

晓雨洗新妆,艳艳惊衰眼。
不趁东风取次开,待得清霜晚。


曲港照回流,影乱微波浅。

睡馀落莫肘难支,节物依然我自衰。


已悟龙蛇终不爽,何须龟筴强稽疑。


孤怀佛语虽能遣,归路佳人已叹迟。

梦中候对殿东厢,解后先亲问答详。


碓磨不能移素论,曝芹终欲献清光。


触屏训谄生犹臭,攀槛传名死亦香。

萧然一室坐清虚,又见西风到客居。


老去身心便懒惰,人来情意任亲疏。


从僧借地秋移菊,与佛分镫夜读书。

夜雨彻五更,江水长三尺。


醉卧了不知,开篷洒馀沥。


萧瑟复未已,北风阻行色。

社雨弥三日,先之雹与雷。


已疑春色尽,忽逐晚晴回。


佳笋常迟出,奇花每后开。

苦笋樱桃次第来,雨馀官树绿连街。


白缨蚯蚓歌幽草,赤帻蚍蜉穴古槐。


短发欲星愁有效,幻身如电事无涯。

练裯不解暖,已索絮衾眠。


老疾日渐退,馀生天所怜。


蝎行窗纸响,蛾扑烛花偏。

又书稍去眼,日夕进微凉。


高楼一徙倚,清风为我长。


渔父荫深樾,归人度浮梁。

庭燎明如昼,金壶漏水平。


炉烟摇晓色,櫩□□□声。


三祝圣人寿,一忠臣子情。

骚骚北风急,杳杳白云飞。


江汉波新起,蒹葭露欲睎。


狂歌闻凤鸟,楚制见荷衣。

六月朔旦味攀天,我梦蝴蝶悄翻翻。
一声惊览不可执,铿然有物随我前。
阴风萧萧榻震动,褰崔一咤声寂然。
六月朔旦昧爽天,我梦蝴蝶飞翻翻。
一声惊觉不可执,铿然有物堕我前。
阴风萧萧榻震动,褰帷一咤声寂然。
季春已一日,寒气犹袭人。
斋中偷小暇,陌上追馀春。
金华古精庐,几劫化微尘。
明光览赋为终篇,政恐前身是汉贤。
何似高门挂弧矢,汉家此日恰新年。
去岁开炉郡中起,芙蓉幕下醉相邀。
今年两事俱萧索,白日孤城转寂寥。
缘饰新茶烹小凤,咨嗟名画展苍雕。
一机寒水小吴绫,数幅荒林老画屏。
却恐秋光太憔悴,照天宫锦拒霜明。
萦纡白道转城腰,寂寞垂杨倚画桡。
独自练光亭上坐,净慈烟雨看长桥。
一年两度过城隅,似读皇王万古书。
看罢春花与秋叶,人间万事更何如。
流莺飞絮满城时,曾踏春风看柳枝。
却到枯条黄叶下,人生老去更何疑。
敝车羸马袅荒陂,十步蹒跚九步攲。
不恨傍人骑马过,病夫曾有少年时。
当时飞鞚得金堤,掣电惊风过马蹄。
今日笋舆摇醉帽,城东一日到城西。
轻圆初泛水池荷,承露翻风不厌多。
平旦气清舞蝶叶,午天人静戏鱼波。
采莲他日当寻曲,梦草前时亦可歌。
春山无伴怨伤神,故作幽期一两人。
花外水田看白鹭,松根高冢问麒麟。
初非此叟其游淡,终是诸贤所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