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频年谒拜祖师庭,只有山光与水声。
尚想玄珠密相付,免令我漫肆讥评。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招提诗壁漫黄埃,忽忽笼纱两过梅。


老值白鸡能不死,复随春色破寒来。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官舍耿深夜,佳月喜同游。


横河俱半落,泛露忽惊秋。


散彩疏群树,分规澄素流。

庾公心旷远,府事局耳目。


遂与南湖游,虚襟涤烦燠。


始知皇天意,积水在亭育。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
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
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

园景弄春韶,曾来醉绿瓢。


谁知明月夜,尤胜艳阳朝。


竹碧茶烟度,池清蕙气飘。

山僧领客兴何长,慧日峰前俯大荒。


旧俗尚传三令节,人生难遇两重阳。


丹枫换叶随秋老,黄菊留花过闰香。

寻溪因过上溪游,雨后溪浑水乱流。


因傍堤松却飞盖,为闻山鸟辍鸣驺。


平田䆉稏青云合,满谷芭蕉碧玉抽。

荒村日晴雪犹积,系缆焦公山下石。


江翻断崖石破碎,瘗鹤千年有遗迹。


瘦藤百级跻上方,浮玉南北江中央。

清尊黄菊红萸佩。
两度云岩醉。
帽檐今日更清狂。

盘古坛前万木阴,松花满地昼沉沉。


石床苔藓侵书润,古屋藤萝隐幔深。


出洞看云思解佩,临流待月听鸣琴。

窣堵嵬峨宝阁开,碧莲平涌紫金台。


散花天女云间下,飞锡真僧海上来。


雾卷长塘天一镜,雨浮西嶂翠千堆。

山寺春云护,披霞入渐深。


品泉移谷口,选石费天心。


磴转江能近,林空月不沉。

黄河一线天上来,两山突兀屏风开。
天生圣人为万世,惊涛拍岸鸣春雷。
冷云直上三千丈,石颠古庙高崔巍。
冬尽看山昼亦阴,傍桥红树一闲吟。
晴溪清浅流难断,竹路微茫去易深。
谷响答时闻落木,钓丝垂处立饥禽。
五年四转入曹溪,飞盖干霄日为低。
人定忽闻钟不嗄,饮香休问水流西。
桄榔子熟旒珠重,豆蔻丛深扇羽齐。
野兴更周遭,应迟问大刀。
山房逢雨好,人意与秋高。
多谢烹鲜乳,还令厌浊醪。
溪桃二月逗残红,唤醒寻春到倦翁。
骑马度桥观日瀑,支筇转岭听松风。
才通麦气兼花气,政想农功比吏功。
树下松扉绝点埃,何须海上觅蓬莱。
十年客鬓尘中改,六月襟怀酒后开。
云影不随飞鸟没,江声偏逐晚潮来。
懒听江城奏鼓笳,却从村坞问桑麻。
临风亭馆非人境,近海云林是我家。
山径草肥嘶瘦马,石矶水浅动轻槎。
山巅同岸玉台巾,来作玉台天上人。
松日熹微犹弄影,竹风萧飒自清尘。
寻真绝顶星坛旧,访古临崖庙貌新。
江湖浪迹几星霜,拂袖归来觅上方。
行庙有碑昭大节,老松无叶庇僧廊。
三江远远通熊海,万室鳞鳞奠古冈。
秋风匹马向山巅,万仞跻攀欲到天。
紫水望通琼管外,白云招近玉台边。
闲随老鹤寻丹壑,懒向残僧问白莲。
兰蕙无多柏数株,石桥添雨水平渠。
午风快欲荷筒饮,莫遣南来信息疏。
擘荔江园岁有期,仙丹凝露饱琼枝。
重瞳万里无由献,争忍随人说贵妃。
此去姑苏郡,都无五日程。
仍闻新太守,最重旧交情。
有句梅边索,无田月下耕。
登桥仍问渡,迢递到吴中。
倩仆挑茶灶,移船避钓筒。
月生林屋洞,潮接馆娃宫。
衣笈诗囊外,身轻费亦轻。
不妨船眼窄,时上岸头行。
橘里逢霜信,松江问水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