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凤城芳草映垂杨,尚忆从君典鹔鹴。


气夺将军迎长孺,疏扶名教击安昌。


八千未苦征蛮戌,万里今远奉玺郎。

身是神仙自不知,况逢熙皞圣人时。


城盘龙虎山为岳,宫现金银海似池。


洛下曾陪诸老会,淮南奚羡八公词。

双鬓萧疏雪未侵,高年粟帛诏初临。


伏生隐待求书使,居士修成出世心。


但可敲冰餐白石,宁知炼药煮黄金。

辞爵东陵盛代民,青门瓜地岂全贫。


五朝世异陶元亮,十亩耕如郑子真。


守德故应忘寂寞,居闲何用厌缁尘。

郎官星下最知名,种得桃花已满城。


邑近桐乡推大令,经尊戴氏授诸生。


芙蓉石削三峰色,天目涛飞九里声。

五年奔走客燕都,老作江阳一腐儒。


忆母家园惭负米,抱孙官舍喜悬弧。


旧书颇解藏三箧,清酒谁能送百壶。

市隐扬云宅,风流贺监年。


清歌停座上,紫气落尊前。


词赋谁争长,婵娟却自怜。

嗒然一室内,生理更如何。


天地有高枕,江湖仍短蓑。


书成千载事,剑倚众人歌。

青冥吾独后,白发每能先。


世岂高人慢,天惟醉者全。


歌吟偏海月,渔钓自江烟。

岂是倦游者,还山意绪真。


青云疑畏路,黄鹤待归人。


童应蓬门少,宾来橡饭新。

夕马飞偏急,相随归故园。


秋烟江水暝,落日渡头喧。


舍者罢争席,老亲欢倚门。

才送春归,当阶芍药,剩红留影。
风寒雨细,谁问绿苔芳径。
晓光笼、阑干暗凭,寂寞谁管离愁醒。

东里乐吴缟,南工论楚剑。


真知世所希,外赏谁能鉴。


余本支离士,人形偶然犯。

芳郊景物丽,淑气扇暮春。
灵雨应良节,光风薄嘉辰。


省耕已届候,夙驾方来巡。

才难圣所慨,会合尤难谙。


喜此席上人,几尽坤西南。


不因艰危际,奚自翕且耽。

紫苣生春荑,助我作汤饼。


黄菘养土膏,冰壶添隽永。


凡物贵适口,何必须九鼎。

船过淮南岸,心如已到家。


何常异风景,正尔辨戎华。


病体辞深辙,征衣脱旧沙。

两塾弦歌日日春。
不容坐席更凝尘。
常思芳桂攀燕窦,未见童乌继子云。

海陵士子江东客,我到海陵无主人。


苍波知君到何处,直待书来消息真。


与君相去岁月久,世事茫茫谁出手。

当世容谗贼,他年奈我何。


文编兴旧学,诗价重东坡。


木檞开能几,子规啼漫多。

何处乘驹去,空庭荔子垂。


韩词方走奠,柳庙久徂饥。


既恨谋身误,仍嗟报国隳。

平昔柳侯庙,拾君诗兴馀。


帝阍谁掌制,天步此贞符。


敢恨初沈佩,惟惭再索车。

我读柳侯诗,不见虾蟆篇。


所亡谅非一,抚卷为慨然。


不应流落人,吟咏亦不前。

万树残英委泥滓,柳花成絮独高飞。


自怜纤质无人赏,宛转还从洛浦归。

无波枉渚若堪凭,白露青蘋更可陵。


过尽秋风独不见,此时肠断柳吴兴。

蒙蒙春气扑晴霄,游水登山望泬寥。


旧学已荒三岁懒,故乡何处一身遥。


沈沟断木思班匠,吹沫纤鳞待晚潮。

一读诗翁寄我篇,却思乡国醉瑶泉。


数声玉树秦淮月,万里春江采石船。


轩冕浮沉真外物,冤亲平等委前缘。

雨馀风物一番新,得句惭非画手亲。


柳眼含烟如恨客,花心凝露欲啼春。


黄鹂出谷方求友,紫燕营巢不避人。

渴龙入夜吼百川,无数鲛珠迸地圆。
星斗撼天半欲落,五花琪树皆生烟。


烟灯岂不胜花朵,踏歌何人增坎坷。

行尽千山更有山,此身几日在山间。


桃花野水溶溶去,鸥鸟汀云冉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