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枕新凉梦自成,诗魔偏向睡魔生;


从来物态蜉蝣似,未必人情蝴蝶轻。


集候秋虫偏解语,失途老骥亦长鸣。

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


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


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

力小垂垂上,天高又不登。


致身唯一己,获罪则颜朋。


禄位埋坑阱,康庄垒剑棱。

何事遭朝贬,知何被不容。


不如思所自,只欲涕无从。


爵服何曾好,荷衣已惯缝。

干禄无便佞,宜知黜此身。


员郎犹小小,国学大频频。


孤宦心肝直,天王苦死嗔。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


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


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

记当年共饮,醉画船、摇碧罥花钗。
问苍颜华发,烟蓑雨笠,何事重来。
看尽人情物态,冷眼只堪咍。

天骄毒中原,国势苦日削。


一为虚声摇,颠沛几失脚。


翠华栖海隅,此戏亦太虐。

古人所愿为,莫若言事官。


前后五百辈,风节何索然。


士所甚荣者,草诏登金銮。

十年前此日,视篆上严州。


借服初金佩,峨冠尚黑头。


乾坤谁失驭,江海已横流。

解后犹存石柱梁,周家九鼎尚沦亡。


此泉只是寻常水,为有欧苏姓字香。

荒山过雨薄寒新,洗尽西风扇底尘。


萍梗江湖今故国,干戈天地几遗民。


向来佳节都如梦,不谓衰年剩此身。

仓皇得郡免朝辞,十六年间老转痴。


一角未堪峨獬豸,二螯敢笑食蟛蜞。


刊摩干宝搜神记,啸咏陶潜责子诗。

今沿古溯醉眉攒,堪转舆旋老眼寒。


昼静倚楹常独立,夜深抚几忽长叹。


关张运去金刀绝,王谢声沉玉树残。

十年归把钓鱼竿,万变惟凭冷眼看。


白发相寻点鬼簿,紫金焉得返魂丹。


渐惊老旧遗民尽,欲问承平往事难。

畴昔留此寺,亦兹腊雪天。


天寒了不异,俯仰十一年。


是时尚守郡,赴逮趋淮壖。

尔时儒者定应无,问政胡为不问儒。


五代乱离千血阵,万山深杳一丹炉。


能容隐遁犹难必,遽谓飞升岂不诬。

山门藓兽石嶙峋,三耳翁今去几春。


蝼蚁与谁频作梦,茯苓应更长如人。


土馒头里无仙骨,金仆姑边尚战尘。

戍垒儿郎意气雄,群腰刀斧薄榛丛。


寻真亭仆长松少,礼斗坛荒苦竹空。


菜色可怜穷道士,樵歌不见旧邻翁。

仙洞春深长薜萝,杜鹃花发蕙风和。


善门有后浇松早,贫户无忧卖笋多。


万古销沈终冢墓,二仪开辟几干戈。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馀几亦堪怜。


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


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

破窗枯叶共秋声,寒近贫人共喜晴。


守道故知终有命,感时焉得便无情。


今年浙右全伤水,何日天涯尽寝兵。

秋来意欲过江东,建子侵寻月已中。


晴日久之今雪作,老夫于此岂途穷。


未嫌江泌衣生虱,尚许嵇康目送鸿。

玩透羲爻未画前,今时天即古时天。


回空其庶亦其庶,轲死不传焉不传。


积愤淫伤诗未削,暗筹微婉史谁编。

想见吾儿挈我孙,浇松烧笋杏花村。


自怜久罄青蚨橐,犹喜能赊绿蚁樽。


万事是非双鬓识,十人兄弟一身存。

挂巾花树枝,酌酒花树下。


风吹巾上尘,花落手中斝。


清唱起相寿,毋遽且聊暇。

翰音迎日毂,仪羽集云路。


寂寞就书阁,老大长郎署。


为山望成岑,织锦待盈度。

每进文章出殿迟,日华西转万年枝。


甘泉罢幸扬雄老,满鬓秋风不受吹。

落日龙舟山下回,寺门依旧对山开。


霜凋碧树烟生草,从此频伤八月来。

昔人有欲问先天,林下相期二十年。


已向尘埃成白发,尚从灯火事青编。


获麟遂讫春秋后,鸣鸟犹闻礼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