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茫茫清泗绕孤岑,归路相将得暂临。


试著芒鞋穿荦确,更然松炬照幽深。


纵令司马能镵石,奈有中郎解摸金。

侧手区区岂易遮,奔流一瞬卷千家。


共疑智伯初围赵,犹有张汤欲漕斜。


已坐迂疏来此地,分将劳苦送生涯。

我登青城山,云雨顾在下。


月色缟岩谷,欲睡不忍舍。


明朝下半岭,颇怪哀湍泻。

神心洞玄鉴,好恶审薰莸。


云何反自诳,闵默还包羞。


今辰仲冬节,寤叹得隐忧。

十载南州徐孺子,几回梁月梦魂新。


因君忽得双鱼信,一日真逢两故人。

怜君双鬓已苍浪,意气能如客豫章。


惟是长干顾新曲,有人知是旧周郎。

长沙舞袖仅可旋,今作巨镇湖湘边。


骄兵夜探赤白丸,乘间窃发将啸翾。


不知向子有老拳,缚束健卒只数言。

亦知四海悠,踽踽一身寄。


欣然获所宗,远大而相位。


审余愚也直,知君誉必试。

飞楼烟上下,虚洞月来还。


身在天人际,书传大小山。


盛名今古迫,丹诀岁时闲。

宋代愁花石,梁王叹粟民。


何知城市里,自得水山身。


易地殊忧乐,观时杂笑颦。

肃然秋夜对,起视已星陈。

心目无穷止,菁华始逼亲。

斗箕分极远,经纬九霄均。

接踵有萧曹,并世无杨马。
才调相如未必难,难得怜才者。
尘满凤皇弦,霜冷鸳鸯瓦。
莽莽初横野,涔涔忽满城。
低迷浑欲暗,空阔固能明。
积水蛟鼍伏,荒山鸟雀惊。
雅俗岂殊调,今古信一时。
晴雨草木长,摸索皆我诗。
善来子赵子,身世忽若遗。
茅笔亲书白陟釐,邮筒故与客舟违。
夜深星斗虚摇落,春老龙蛇或解飞。
风雅未应今在逸,咸韶元是古来稀。
悠悠我之思,东里陈惊坐。
更阑梦持环,昼永心摇纛。
一春苦风雨,我困南山饿。
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
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
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解缆殷勤问后期,登楼回首是相思。
龙唇敢拟钟期调,鹤态宁如叔夜知。
寒月每随朝北梦,停云欲寄望南诗。
春含翠筱密如城,江拥晴岚蘸水明。
云护虹亭无客到,石藏丹井为谁清。
章缝却向青山老,羽翮空怀白日生。
庶矣新田殖,疲民得无饥。
先输公家赋,又足食其私。
老父揖我语,岁功实由兹。
洋印花绸为脚缠,嘉文草席当帆吹。
世间暴殄知多少,莫笑渔人事倒施。
不识珍奇古有之,焚琴烹鹤实堪悲。
燕窝菜煮伽蓝木,不熟何如食薯丝。
君不见《首楞严经》藏龙宫,龙胜默诵迦维通。
塞种誓禁传震旦,岂知破臂流华风。
又不见贞观天子嗜笺翰,虬凤蟠翔夸秘玩。
进寺金庭远,香文玉篆连。
船中鸣夜磬,雪里见新年。
山尽城临岸,云空海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