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城里偏高处,分明见海潮。
鹳巢多碧树,人语半丹霄。
州宅楼台近,居民市井遥。
刘褚与高范,邀我游卧龙。
卧龙山色秀,盘郁越城雄。
绝顶望海亭,拾级兴何浓。
绀阁几临眺,翛然出世情。
僧无说莲偈,客有听松声。
海阔众山小,天空万籁鸣。
苔阶萧寂,花瓷平浅,圆波一镜分明。
银鬣小张,锦鳞低跃,居然群戏清泠。
西日傍帘旌。
我来一蹋蓬莱阁,溟涨高寒岛屿秋。
元气苍茫日月浴,青天出没蛟螭游。
田横五百余荒砦,徐市三千隔祖洲。
谁将龙脊置新亭,一饷登临耳目醒。
欲识海门山尽处,烂银堆里数螺青。
瘦藤拄破山头云,山蹊尽处开危亭。
平田万顷际大海,海无所际空冥冥。
乾端坤倪悉呈露,飞帆去鸟无遗形。
清跸临溟涨,巨海望滔滔。
十洲云雾远,三山波浪高。
长澜疑浴日,连岛类奔涛。
属镂抉目吴东门,白日不照忠臣冤。
身浮鸱夷入水府,配涛作神恨始伸。
迄今二千有馀载,庙食吴山恒不改。
公馀柴立最高巅,东望沧溟思惘然。
父也何心贪捉月,子兮将恨抱终天。
长鲸一去无消息,精卫高飞有岁年。
太一判元始,百川汇鸿蒙。
淼淼甲子门,吞吐骊龙宫。
鼓入珠江潮,堑隔陀城东。
清流平远,行旌隐约,楼头望眼应真。
湖海壮游,琴书雅兴。
当年一舸轻分。
千级层梯宛转过,浮云栖栋下承阿。
楼船濑水思杨仆,黄屋蛮荒笑尉陀。
蜃气三春侵画堞,騧夷百战息雕戈。
群雁南翔,明河西转,树头已换商飙。
扰扰浮生,劳劳终日,鬓边渐点霜毛。
壮志未能消。
遥听洪涛声,不见波涛色。
茫茫大海中,榑桑陷深黑。
蛟龙出晦暝,鲸鳄上潮汐。
长天千里尽,斜日四山衔。
片片浮云影,依然故国帆。
丁沽才度,香河乍历,软红吹过通州。
古塔低迎,坝楼高压,岩疆锁钥全收。
河上舣粮舟。
遥山层叠海云开,浴鹭飞鸥自去回。
春水茫茫天不尽,片帆浮动碧空来。
根竹支筇,葫芦载酒,登高刚试新晴。
问荒台遗迹,野草青青。
零落苔封断炮,都付与、朝夕潮声。
平昔怀壮观,欲浮沧海游。
乖暌未即去,叹恨成淹留。
纵步越山顶,危亭停斗牛。
梅天雨歇,柳堤风定,江浮画鹢纵横。
瀛女弄箫,冯夷伐鼓,云间凤咽鼍鸣。
波面走长鲸。
云收飞脚,日祛怒暑,新蝉高柳鸣时。
兰佩紫囊,蒲抽碧剑,吴丝两腕双垂。
闻道五陵儿。
远连沧海近连山,万里蓬莱指顾间。
曾共刍荛穿曲径,忽闻歌吹出重关。
胜游惟有仙軿到,清宴常乘吏事闲。
青山秋万叠,诗写晚愁浓。
瀑断峰头路,云藏谷口松。
药炉丹气上,经藏碧苔封。
韩夷愆奉赆,凭险乱天常。
乃神弘庙略,横海剪吞航。
电野清玄菟,腾笳振白狼。
流年如电,归心似水,求田问舍悠悠。
蚁穴蜂衙,燕巢鸠计,元龙久厌拘囚。
回首羡沙鸥。

海幢新刹镇潮流,一望蒹葭十里秋。

树影带云栖彼岸,钟声和雨度江邮。

情深穗石羊名驿,目断花田凤作洲。

九日浴枝下,上枝耀若许。
鼋鼍不作梁,莫共仙人语。
天问地能答,水虫竞百戏。
神奸载九鼎,三箧亡由记。
奇负有难平,招招邛海水。
毫毛吐蜃云,罗者视为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