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门前石路彻中峰,树影泉声在半空。


寻去未应劳上下,往来殊已倦西东。


髭根尽白孤云并,心迹全忘片月同。

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


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


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

荣枯得失理昭然,谁敩离骚更问天。

生下便知真梦幻,老来何必叹流年。

清风不变诗应在,明月无踪道可传。

吟兴终依异境长,旧游时入静思量。


江声里过东西寺,树影中行上下方。


春色湿僧巾屦腻,松花沾鹤骨毛香。

四绝堂前万木秋,碧参差影压湘流。


闲思宋杜题诗板,一日凭栏到夜休。

太尉遗孤井,寒澄七百年。


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


影浸无风树,光含有月天。

名山知不远,长忆寺门松。


昨晚登楼见,前年过夏峰。


雨馀云脚树,风外日西钟。

宋杜诗题在,风骚到此真。


独来终日看,一为拂秋尘。


古石生寒仞,春松脱老鳞。

九叠苍崖里,禅家凿翠开。


清时谁梦到,白傅独寻来。


怪石和僧定,闲云共鹤回。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昼昏。


谁来看山寺,自要扫松门。


是事皆能讳,唯诗未懒言。

万燐青。
压波烟雾冥冥。
好湖山,鞠为茂草,晚钟咽断南屏。

昔帝先贤迹未消,森沉台殿锁嶕峣。


新莲照水香空在,旧辇生尘翠已凋。


夹道古藤看翳日,过溪苍藓半侵桥。

林深谷暝客子入,钟鸣叶落秋山空。


烟云细袅石涧底,峦岫乱积松窗中。


唐碑汉碣藓字剥,虎啼猿啸萝灯红。

庐岳东南秀,香花惠远踪。


名齐松岭峻,气比沃州浓。


积岫连何处,幽崖越几重。

台山朝佛陇,胜地绝埃氛。


冷色石桥月,素光华顶云。


远泉和雪溜,幽磬带松闻。

沉沉钟鼓动微阳,山寺逢君即故乡。


未满百年常苦短,才添一线便为长。


林间留客环深翠,雪里寻僧得妙香。

百里山行迷碧草,息心对山觉山好。


六朝僧去忽千霜,三秋招隐惟五老。


一峰初上晓松哀,瀑布声闻客绪开。

五老峰深近远迷,六朝灯在色空倪。


林僧索我庐山句,不尽游踪未敢题。

四望苍屏尽渺然,松开忽见紫炉烟。


怪来九叠祥光出,独向东林瑞像前。


竺影难留图里迹,素沙犹自雨中研。

大江淼西来,势浮凤凰台。


凤凰去千载,借问何时回。


送子凤凰西,相看燕两飞。

东林寺傍看月眠,月光水色浑同天。


此时好景说不得,不是吾心未发前。

净域龙岩上,香台鹫岭边。


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


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

千年香火梵王宫,人去人来自不穷。


鸿雪行踪那可问,特留玉带镇山中。

担书徒步问程迷,夜叩林僧借榻栖。


焚膏尚自惊残梦,刻竹何因觅旧题。

古寺东林记昔游,芙蓉为径竹当楼。


同时学侣谁还在,屈指如今五十秋。

西来本自趁晴天,雨卧东林日似年。


百念已成沈水石,一行真坐逆滩船。


何妨华鄂添诗集,暂与阇黎结饭缘。

幽人好客不嫌纡,带水拖泥辱顾予。


僧舍顿惊樽有酒,旅庖那患食无鱼。


敢辞数里来相遇,要使它时付特书。

应是鹃花笑口开,火头天子果何哉。


远公满眼沽春酒,引杀陶潜不肯来。

湖上秋来雨气深,买舟容易到西林。


青山好处看不尽,白鸟一双穿柳阴。

仲秋秋阴合,壁落走鼯鼠。


彻宵风雨骤,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与溪,庐舍失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