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从思益峰游后,晚到楞伽寺歇时。

照水姿容虽已老,上山筋力未全衰。

行逢禅客多相问,坐倚渔舟一自思。

山房牙签三万轴,六丁下取归群玉。


空馀坡老枯木枝,雪骨霜筋插云屋。


楞伽老僧怀两贤,作堂要与祠千年。

山北山南劫火馀,如何留得此僧居。


可怜钟阁三枝竹,无复山房万卷书。

天围欲尽三千界,地险真成百二关。


不向中峰最高处,诸君元未识庐山。

朱砂峰下楞伽寺,白发僧生乙丑年。


乞我一杯清净水,为扶脚力上层巅。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歌台。

碧树苍苍茂苑东,佳期迢遰路何穷。


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


门掩竹斋微有月,棹移兰渚淡无风。

楼台山半腹,又此一经行。


树隔夫差苑,溪连句践城。


上坡松径涩,深坐石池清。

萝径入苍霭,钟声来翠微。
招提在何许,云外一僧归。
小阁峥嵘在空谷,云是先生读书屋。
不见善和数千卷,空闻邺侯三万轴。
先生一去几经年,山色依然为谁绿。
云竹素所爱,山林道难忘。
荆蛮屹水府,五湖泻汤汤。
连峰枕其腹,翠壁森开张。
尧峰古刹连翠微,黄茅盖殿白板扉。
鸟窠蟒窟僧住少,只馀山水含清晖。
楞伽山中大弟子,偶来飞锡披荆枳。
楞伽山寺郁楼台,湖水临窗天镜开。
岩下疏松池上竹,清音日夕静中来。
常住无人识,诸僧日与驩。
并嫌留短发,何意恋微官。
岁月穷千卷,行藏老一箪。
寂寂山阿借考槃,寒云飞尽暮钟残。
五湖秋水千林月,一片禅心此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