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山蜕真吾,天容遗老,雁声远渡荣州。
腊鼓荒村,官梅浓萼,岁寒无奈诗愁。
梦华新录,付身世、天人一沤。

江风残酒夜,软潮半落,带梦卷回帆。
断镫春尚浅,溅泪看花,冷约背梅崦。
嘶骝罢跃,渐领略、荒雪江南。

江湖风味惯,联旧社,蟹初肥。
把泛剡清愁,吟湘断韵,写到烟堤。
鞭丝。

仙萍红不定,分一道,海云肥。
向篷背呼镫,篱腰问酒,小立江堤。
蛮溪。

紫桐细乳,黄鸟轻飞,春丽如画。
约略溪桥,总有倩红相亚。
细柳腰身轻似燕,小桃颜色娇于马。

暖风吹面。
半臂轻绵换。
桃李东园开烂熳。

薤叶长寒,桐花又发,萧郎独自伤神。
百种凄凉,画帘微雨黄昏。
生绡一幅娉婷影,对银屏、疑梦疑真。

人寿花红冬月半,寒香岁晚长留。
相邀陶令过罗浮。
水边篱下,彼此识荆州。

柳条待腊,甚卷帘、西风未损寒葩。
晴爱冬暄,艳含秋色,分明栗里人家。
晚香愈佳。

娇云含靓雨。
正金明池边,润回芳础。
十里风荷,绕苑墙西望,翠深银浦。

素秋时序,早林芳凋尽,千山飞雪。
壮士如猱梯绝险,一战曾歼强敌。
帐拥红炉,杯倾绿蚁,岁晚同欢悦。

窗下微凉睡足。
声乱鸣蛙池曲。
琴调生疏,酒炉寂静,唯是远山眉绿。

起徘徊,遥夜钩帘望新月。
关河杳杳,客中应把乡情泄。
开元旧事,杜陵才调,枉作呻吟无家别。

飘扬柳发。
犹作春螺色。
倚弄新词追白石。

报答风光,满倾琼液休思睡。
乱莺声碎。
来往甘棠底。

昨夜西畴新足雨。
玉露金飙,着意鏖残暑。
画阁登临凝望处。

寒芦动响,饥雁断鸣,水国四围秋异。
老屋渔灯,对此自然无寐。
渐惊风、画角城乌起。
央取鹦哥帘外唤。
唤出朱帘,平视回娇面。
两点春山眉黛远。
抹丽馀香,霜柑未破,月冷苑墙宫树。
刚挂银鱼,转忆蕉林深处。
妒橙黄、纤手初擎,羞橘绿、樱桃微注。
东风一笑,又经年耐尽,冻云寒雪。
秀骨未容轻位置,要占群芳第一。
古驿书迟,深宫梦醒,香冷瑶阶月。
芳心一点。
瘴雾难侵尘不染。
冷澹谁看。
媚容素态,比群花、赢了风流颜色。
昵枕低帏销受得,□□轻怜深惜。
怎望如今,瓶沈簪折,蓦地成疏隔。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
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
曾直笔。
家在柳塘,榜挂方壶,图挂黄山。
觉仙峰六六,满堂峭峻,仙溪六六,绕屋潺湲。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只在吾庐寻丈间。
琼颗匀圆,趁开箧,竞穗镫红。
春娇正坼,露时记采秋丛。
慎重名流手蓻,到云礽收取,凭寄飞鸿。
秋风如梦词心在,一度星霜。
又到梅黄。
雨后山眉各竞妆。
翠尊梅树下,记弄香、娟娟月三更。
画船催人去,江村戏鼓,水市排灯。
别来一翻书到,秋老石头城。
鸳渚浪。
东连柘湖阔,翠迷菰蒋。
几番负了,月明移舫。
向石城游,蒲帆卸、倚楼人已先在。
柳风吹杏雨,又荼蘼初绽,最思良会。
上巳携尊,招游佛席,惆怅未随轻盖。
十年九日,叹老鳏、无心更拟题糕。
松稚冈低,槿枯篱短,夜深寂寂霜皋。
旧林梦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