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招提诗壁漫黄埃,忽忽笼纱两过梅。


老值白鸡能不死,复随春色破寒来。

落日摧行舫,逶迤洲渚间。


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


暝色生前浦,清晖发近山。

问柳寻花,津桥路、年年寒节。
佳丽地、梁园池馆,洛阳城闕。
白鹤重来人换世,凄凉一树梅花发。

石楼云卧对江城,城角吟霜永夜清。


料得南枝正愁绝,不堪闻此断肠声。

九马如飞不用鞭,微尘一道起晴川。


有司误谤为山贼,好事俄传是地仙。


何处名楼风月爽,谁家修竹主人贤。

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悽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


聚萤十年读,中鹄一毫差。


昔有人还贽,今无佛雨花。

洛岸东风送马行,桥横落日半川明。


天连观阁云垂地,春入山河秀满城。


老去飘萍甘屏迹,兴来怀古未忘情。

一家县水懒通桥,寂寂寥寥远市朝。


寸地有生耕子姓,索居无类画渔樵。


晚波垂柳供鱼贯,春雨高梧养凤条。

水北烟寒雪似梅。
水南梅闹雪千堆。
月明南北两瑶台。

郊原踏遍拾芳蘅,归听城头打二更。


野渡无人舟早宿,山蹊有月马迟行。


人家灯落半江影,僧寺钟来隔岸声。

田郎闭门著书今几卷,我欲与子数相见。
谑浪虽称青琐贤,经过罕识黄门面。


长安雨积鞍马稀,堂下苔生集秋燕。

孤云昼阴董盆寺,回风夕电南神冈。


林木飒飒起渐色,茅堂微微生嫩凉。


高人北窗枕书卧,有酒谁与开尊尝。

秋光满眼菊花同,暂息闲身落叶中。


野寺散镜窥枕月,江城吹角振衣风。


世途渐老三分厌,山气冲寒一半空。

诸公天上多台省,此客江边只草堂。


骑马看花空昨梦,把书牵犊笑年光。


兴高肯复维孤舫,身病仍□□十觞。

莎岸松门溪寺幽,日高烟雾隐林丘。


城居出郭应难数,旅适逢春可自由。


青嶂白云晴入座,落英飞絮远随舟。

函丈当年贮卧龙,笑谈曾记一尊同。


幅巾已起草庐在,寂寞溪山空晚风。

清居遥隔水之南,前后长江皎镜涵。


风急潮生轻曳白,浪消烟净浅拖蓝。


蓬莱凝望如连舍,水月临流别结庵。

耿耿绨袍赠,频经洒泪深。


相看万里别,独抱古人心。


岐路俄星散,高才竟陆沉。

年年席上看图画,秋日人从画里行。


夹道古松飞盖迥,漫滩奇石彩船轻。


依山别馆云封户,入市流泉竹绕城。

秋热馀威不可论,渡江先已畏晨暾。


天心也似怜行客,十里云阴直到门。

虎鼻峰前赤面塘,数家鸡犬旧山庄。


荒村乱后耕人少,秋水满田蒲稗长。

八月棠梨露叶红,荒陂古水湛青铜。


秋风依旧岩前路,高下寒山落日中。

故园一别向秋风,无数离愁逐断鸿。


镜里发从今岁白,尊前花忆去年红。


鹿门杳杳遗庞德,庐阜苍苍閟远公。

七夕无缘一尽欢,水南秋月爱谁看。


眼中岂少欧阳子,却羡夷陵旧判官。

偶赴前村约,春泥曲巷通。
食便新笋好,饮发旧醅空。
澹月穿云上,青山与客东。
众寺临溪上,东西屋数间。
诗传叔伦句,真认贯休颜。
柳过深潭碧,人随白鸟还。
柳丝拂拂柳花飞,晴雪河干鱼正肥。
落日烟汀收钓艇,绿阴深处网人归。
斧声遥向水声传,伐木丁丁两岸边。
好两今年春涨满,临河争补钓鱼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