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


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


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

伟哉造物真豪纵,攫土抟沙为此弄。


劈开翠峡走云雷,截破奔流作潭洞。


因随化人履巨迹,得与仙兄蹑飞鞚。

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


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


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

山庄水色变轻苔,并骑亲看万树回。


容鬓差池梅欲笑,韶光约略柳先催。


丝长偏待春风惜,香暗真疑夜月来。

飞瀑依然万点多,当年养望此岩阿。


空山竟不生薇蕨,破屋徒怜补薜萝。


人笑褚公犹齿冷,家还江令已头皤。

松圆为友河东妇,集里多编唱和诗。


生不并时怜我晚,死无他恨惜公迟。


峥嵘怪石苔封洞,曲折虚廊水泻池。

谁保南阳百世阡,控颐别颊每堪怜。


发丘郎将焉容御,裸葬王孙幸获全。


何所不如围即墨,厥今安在像祁连。

薇省虚尘列戟班,金茎露表迥难攀。


身从手板聊称贱,意托爰书可废闲。


不分归人私日月,唯堪到处有湖山。

词客兰台旧姓班,些成松柏恸堪攀。


非熊自枉车中载,汗马那容牖下闲。


人向九京回白日,天留三管施青山。

先朝词客胜扬班,地近烟霞许暂攀。


高卧不招衰凤叹,中兴翻睹伏龙闲。


遥飞郢里歌中雪,恍踏苕溪雨后山。

罗浮之麓何壮哉,山灵为我烟云开。


匆匆行役不一到,翠光百里随人来。


峤南钟此山川美,中有幽人呼不起。

罗山与浮山,对峙蹲两股。


有如垂天鹏,决起初振羽。


兹山乃东麓,秀若芙蓉吐。

南国多炎德,吾生服饵高。


荔支皆火实,汤液即金膏。


自此蠲忧疾,兼之长羽毛。

四出青峰下,褰裳未敢前。


纯阳成玉液,真火在寒泉。


不断炎霞郁,时流落蕊鲜。

珠涌寒泉里,潺湲触石分。


寒融千嶂雪,暖结一溪云。


十里丹砂气,三时沉水薰。

我向擎雷去,频经热水来。


峰峰萝薜满,面面瀑泉开。


花里多猿饮,林间有雉媒。

日暮未遑宿,我劳将奈何。


野花含笑满,山鸟画眉多。


古木蒙苍藓,温泉出绿莎。

水边残雪照亭台,台上风襟向雪开。


还似当时姓丁鹤,羽毛成后一归来。

城南泥水路,蒹葭满、白露晓苍苍。
想茅屋数间,中央宛在,青蓑箬笠,何处鸣榔。
渔歌发、斜风杨柳岸,细雨薜萝墙。

仕宦多岐途,水山无定位。


幽人肆其怀,水山不可避。


此怀忽中易,水山安能媚。

潮水泉头如上人,灵泉洞里水云身。


如昌悟得泉来处,便是元来面目真。

清溪流泉天下奇,变化疾徐人叵知。


泉头尽日观生坐,翕辟天机天所为。

老树荒苔,说是名园,过客伤魂。
记隐囊尘尾,东山丝竹;珠帘璧月,南国精神。
红袖称诗,玄亭说剑,羽扇风流第一人。

苍石硖中花药栏,旧时草屋傍岩安。


道人去后松桥断,纵有花开隔水看。

别寻幽壑胜,壮气此中消。


逸足已云远,闲云只自招。


易观沧海日,难问古今潮。

浈阳山水共清辉,中有云林合翠微。


鸡犬未曾逢钓艇,薜萝终待制山衣。


石潭映竹高低见,溪鸟避船来去飞。

杖策云溪上,濯足云溪下。


由来故王孙,却是忘机者。


仰看鸢戾天,俯见鱼潜渊。

屋背空青,墙腰断绿,沙头晚叠春船。
一笛东风,斜阳淡压荒烟。
尚书老去苍凉甚,草堂西、南渡明年。
行寻流水从吾好,卧看青山奈尔何。
永夜松风扫星月,经旬衾枕傍天河。
身闲渐与仙人似,地静频闻山鬼过。
雁外寒芜,鸦边落叶,清游句拾奚囊。
贴石疏泉,瀑飞声里书堂。
绛云香烬荒烟拥,冷劫灰、蝶梦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