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郎潜暇日多冥搜,夜深独上千尺楼。


天回海立月正湿,风起云涌山疑浮。


萦青缭白互变灭,浮岚飞雾寒飕飕。

客行已无聊,况此忧虑集。


颓然念远役,未见勇可习。


虚庭觉气润,远视萤火湿。

南来十五驿,幽绝独斯亭。


下榻月初上,卷帘山更青。


干时嗟暮齿,从事厌劳形。

石壁精庐。
看莫釐峰影,倒映晴湖。
旧时胜游堪记,长铗归乎。

万里岷峨水,维扬会众流。


云涛倾楚尾,天堑壮吴头。


北固山光近,南泠水品优。

文学蜚腾早,中朝践履多。


嘉谋思妥帖,直道忍媕婀。


物议和□□,钧陶□岳峨。

葛岭跻扳屐齿苔,旧游山鸟不相猜。


绣衣使者虽同调,不许联镳共往来。

寻芳缓步玉津园,掷果闻呼石洞猿。


更说公馀多乐事,酒船撑过涌金门。

越水吴山未了青,越调吴歈尽可听。


自恨昔年骑马过,钱唐佳处不曾停。

流水阊门画舸横,姑苏台上暮云平。


五年一觉吴宫梦,珍重归鸿肯寄声。

送君有情忘别恨,愧我无句摅幽怀。


固知湖山适吟啸,乃与馆阁成暌乖。


紫凤天吴存曲折,黄钟大吕变淫哇。

故人家住黄鹤楼,三年不到鹦鹉洲。


红尘面目事京局,清夜梦寐思林丘。


耸壑昂霄今老大,唾壶谈麈旧风流。

不生不死流民来,流民既来何时回。
欲归不可田污莱,欲留不得官吏催。


今日州,明日府,千风万雨,不借一庑。

小口三,大口六,六文钱,一合粟。
炊之为糜,不盈一掬,何况小口又减半,虽易糠秕且未足。


昔时富户今亦贫,何人为具黔敖粥。

镜鸾莫更惜孤鶱,白玉台前已抱孙。


冀院君今题凤诰,妇人贵已载鱼轩。


何须出涕悲同穴,政可长歌为鼓盆。

逐客新年偶叹嗟,海南风物异中华。
溪边赤足多蛮女,门外青帘尽酒家。
庭院秋深时有燕,园林春半已无花。
青云建安郡,人物故钟秀。
承旭开芳树,凌虚列遥岫。
溪声涌夜长,石角吐秋瘦。
青天青如石,星辰何磊落。
适见北斗高,忽复滞郊郭。
感此流电惊,行迈孰为乐。
江左山阴道路赊,一尊邂逅聚天涯。
最怜满座思归客,翻送愁人远去家。
细雨深孤新菡萏,离筵惭对野榴花。
朝罢金门夜已阑,行行使节向江干。
身离禁苑香初散,手捧天书墨未干。
明月孤舟人并往,福星一路众争看。
秋风吹浮云,鸣雁复南翔。
山川何憀慄,草木日夜黄。
客行岁云除,黾勉怀旧乡。
持节方临江海上,乘槎又入斗牛津。
翠榕秋霁碧天远,红叶风微粉署新。
沙路有人迎棨戟,吴山回首近星辰。
忆昨追随到上台,鳌头先夺锦标回。
道人独宝笼鹅帖,天子曾惊倚马才。
礼以二仪宗太极,名因三赋重蓬莱。
云林山中三日雨,楼上群峰翠如堵。
山人十载始归山,旋葺茅堂种松树。
踵门有客何逍遥,留之信宿去莫招。
尺一九霄下,华发起江湖。
西风吹我衣袂,八月过三吴。
十五西湖月色,十八海门潮势,此景世间无。
螺女江头春色多,孤根分瑞到南坡。
当时丰度今犹在,清苦如君少奈何。
罗浮山下梅梢月,素质湘裙浅浅妆。
昨夜嫦娥初出浴,桂华不敢妒清香。
钟山横翠楚江空,寒气随君马首东。
吴越英华诗有料,吏民情伪事无穷。
雍容措置摅长策,慷慨施为合至公。
圣朝辞令务宣通,庠校横陈比頖宫。
不但函三遗字体,要将贞一变民风。
官师间出非无谓,恩命重沾合至公。
夜发新城望浙城,好风吹送片帆轻。
一丸皓月天心小,万里沧江镜面平。
白浪总催前后事,青山不尽古今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