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天遣江山助牧之,诗材犹及杜筠儿。


向来稍喜唐风集,今信樊川是父师。

夜泊清溪弄水亭,棹讴徐起月华明。


水晶宫畔西湖上,除却两邦无此清。

小泊池阳暮霭中,故人留我一尊同。


归心已逐东流水,快意仍逢下水风。


自念相逢非草草,也知别去太匆匆。

九华秀出明秋浦,暑雨吹凉树色新。


弹压江山非俗辈,平分风月有诗人。


经行古寺心情别,放步空村语笑亲。

系舟江岸隐蒲芦,坐听篙师制疾徐。


巨浪驾空龙出没,猛风吹树鸟欢呼。


诗题短札难频寄,酒满长瓶已屡沽。

故人相见话绸缪,三日江干系客舟。


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

青莲居士之后身,音节连篇古乐府。


便从大雅论正葩,猗那为宗舜皋祖。


两都三国差可数,南朝绮辞徒织组。

一钱有华胄,三载守名邦。


我偶经秋浦,无由共夜窗。


烟云浮短树,雪月照空江。

碧云空溅泪,可以赠生离。
自古非今日,朱颜不遇时。
秦淮限桃叶,汉月拥文姬。
十年工选体,二月谒昭明。
邺下骊珠贵,缑山鹤盖轻。
讴歌归琬琰,俎豆肃兰蘅。
文心瞻睿作,遗像肃宗工。
雪日明春甸,藤花落古宫。
蛇珠衡玉尺,鸡戟冠云虹。
投辖情偏洽,开尊语更真。
君今五马贵,我已二毛新。
男女能催老,丝缗不厌贫。
高梧窗远尚闻吟,不隔秋空迥隔林。
楼古试搜文选体,寺凉堪礼大悲心。
定因客住频修馆,可赖官遗得赎琴。
莫求冀北马,当采江南蘋。
客来就我赤花浦,举杯先道池阳人。
池阳人客珠江久,与我同为太丘后。
吴苑秋风飘桂花,残僧羁客叙生涯。
投人诗博云间布,养母钱资庙后茶。
野寺寄泉飞尺牍,湖船摊被护袈裟。
渐吾乡秋近,正莼美、更鲈肥。
顾安得相从,征帆衔尾,飞盖追随。
南中眼前事势,正相持、边腹一枰棋。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徇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浮沉宦海几春秋,岁晚重来旧典州。
昔日青山虽在眼,故侯白发已盈头。
吟边感慨关情久,忙里工夫着意偷。
痴儿汩汩尚寻梅,点检花梢次第开。
客里相逢秋日好,雪中重喜故人来。
岁寒过我留佳句,夜半论文酹此杯。
一峰迤逦一峰立,峰峰横亘江南北。
月影团团海上摇,大地江山总生色。
乌篷小泊明如霜,夹衣消受凉风凉。
招提雄冠浦边州,宝藏琅函眩电眸。
更出故人奇绝句,相看知是赞公流。
我朝衣冠盛,名家数三曾。
南丰暨赣川,后起参温陵。
迩来螺川族,骎骎著簪缨。
都门残腊候,拜命出彤墀。
雪积千山迥,寒侵疋马迟。
棠阴遗爱在,清誉故人知。
不见当年两翰林,江天为我结层阴。
九华门外柳三丈,萧相楼前松十寻。
泉石吾膏肓,佳处每忘返。
携壶上翠微,一雨秋政晚。
千岩如献状,秀色叠层巘。
昔有推乡学,今谁侮圣言。
尚辞沦曲艺,执业谢专门。
制锦何妨美,更刀实太烦。
送子先登赴棘闱,大江东又浙江西。
天连楚树山云阔,雪涌吴潮海浪齐。
仙桂引香蟾兔近,客槎乘便斗牛低。
十年薰被茝兰香。
短翮鸡林逐末行。
一别同人天并远,再逢御扆日重光。
瘦策相扶上翠微,眼惊奇怪足忘疲。
三十六洞犹昔者,四百馀年无牧之。
涨水淼弥春雨后,远山重叠夕阳时。
淮王上将例分忧,玉帐参承半列侯。
次第选材如创厦,别离排宴向藏舟。
鹍鹏变化知难测,龙蠖升沉各有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