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竹列苍戟枝干稠,亭开翠幄窗户幽。


下分灙水入渠口,正坐小榻临清流。

小澜不整。
是当日、流杯佳境。
翠茵偎冷。

天风吹断树飘声,耳洗灵泉得隐名。


流到元嘉河路变,宋时恐失晋时清。

残断摩挲延祐碑,甘泉石下岂人为。


只应题复甘泉洞,笑共山灵一语之。

枕石听山泉,看云度流水。


水去动云根,泉鸣漱石齿。


神清万窍风,梦破孤舟雨。

云影曈昽雨弄晴,山头小立听溪声。


不惊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鸣。


气逼衣裳秋暑薄,光摇林薮午风轻。

修竹有风处,道人无事时。


诸公难入眼,不用总如眉。


得价婆娑重,投闲懒散宜。

灵隐寺外冷泉亭,萝风吹日昼冥冥。


猿啼一声松子落,无数白云生翠屏。

小朵峰前玉镜寒,几回倚杖听潺湲。


箕公饮涧非凡水,慧理呼猿是此山。


亭角静依金刹古,树身凉卧石阑闲。

夏木双崖合,寒流一涧纡。


云高山路细,天远草亭孤。


看竹无车马,浮觞即画图。

古寺青芜里,东风夕照馀。


阶除流水过,井甃白云虚。


遗迹今何似,清心只自如。

风箭急吹疏雨,云峰时转轻雷。


修竹小亭山下,乘凉犹记初回。

八泉流断。
指与斜阳天更远。
谁补荒亭。

东风几日到郊坰,岸草汀蒲已自青。


羁客乍来方纵目,野人相见亦忘形。


湖当鹫岭烟光重,路入龙潭水气腥。

古井嵌空下如屋,寒泉馥冽甘如饴。


昔人传是龙蜃窟,睡未千岁人不疑。


云蒸每见飞雳火,沉绠或惹髯间氂。

甃石流沟汲愈新,秋无落叶旱无尘。


他年莫忘痴顽老,曾是双泉旧主人。

昔人来自天竺国,缥缈孤云伴飞锡。


天风吹落凝不去,化作奇峰耸空碧。


至今裂峡馀云髓,桂冷松香流未已。

涧水泠泠冰雪流,波涵瓦影一亭幽。


坐临石磴瑶琴响,环绕山门玉带留。


白傅风流碑尚在,苏公文采句难酬。

生平酷有王蒙癖,此日方知陆井茶。


使君为政如泉水,自我来过试雨芽。


天下素心人共照,吾侪雅事会须夸。

疏风零雨使君过,更洒泉亭话薜萝。


杯试诸方弥勒乳,盆倾一勺洞庭波。


谭心忧乐成歧路,触景安危发浩歌。

久别青山梦亦惊,如逢老友共班荆。


溪边白芷新生蘖,枝上黄鹂旧识名。


猿鹤巳无逋客怨,烟云喜傍昔人耕。

万朵辛夷覆石床,□幽漱水发微香。


曾为十载泉声客,容易无情过瀑梁。

平桥曲曲水汤汤,撼绿奇蓝映翠行。


犹记当年种桐树,断云将雨送斜阳。

偶过斤竹岭,小憩木兰湾。


如在辋川上,裴王自往还。


月明人澹郁,梅瘦格高闲。

君不见山上石,可以支明堂而柱宣室。
又不见石上泉,可以苏大旱而致丰年。
君隐非山隐于市,安有万丈苍崖千丈水。
大龙小龙天下绝,水帘高挂三千尺。
吕梁悬水那复言,便应压倒栖贤峡。
我来觅水洗双眵,怪底老崖枯欲裂。
新试单衣迥自宜,幽探况是踏青时。
长堤烟暖莎初密,碧水晴娇柳欲垂。
人去云深听法座,客来风满舞雩枝。
庞孟当年隐者流,鹿门月色几春秋。
子行今日寻遗迹,还有高人得似不。
习池遗迹自年年,山老遗踪故宛然。
昨者我经浑异昔,野花衰草锁寒烟。
襄阳城头金鼓鸣,襄阳城边官吏迎。
昨夜双星明翼轸,道是文星又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