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


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


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

紫翠峰前水一湾,趣亭微径白云关。


渔樵不见携筇去,猿鹤相随采药还。


晚月带潮来海上,春风吹雨到人间。

湛卢生涩鞘秋尘,方册谁谈礼乐因。


两地贵游无旧识,五天清会有高人。


泉关茶井当犹惜,火养丹炉看独频。

寄迹小园中,自笑客异乡。


东家送槟榔,西家送槟榔。


咀嚼唇齿赤,亦能醉我肠。

雅兴难忘酒,羁怀不耐秋。


坐穷思卖剑,扶病强登楼。


适有坐中客,来从边上州。

南地无冰雪,常疑暖作灾。


昼昏山雾合,寒变海风来。


垄麦衔芒早,梅花带叶开。

杭泉三千二百里,一瓶一钵走桑梓。


此僧胸中有诗肠,一口吸尽四海水。


自从北海至南海,搜诗直至珊瑚底。

老矣潮州韩吏部,饥餐渴饮似当年。


明明月夜长相照,莫怪无书寄大颠。

天遣高人下别峰,谅无官事汩胸中。


香来海外沈烟碧,果熟林间荔子红。


曹植诗篇疏入社,裴休参问远同风。

卷中风雅句,名匠亦难如。


远邑亲微禄,他乡过旧庐。


程途多见菊,行李半担书。

玉手琵琶半醉中。
从容慢拈复轻拢。
青衫司马情偏感,翠袖红莲艺更工。

天开我宋太平基,紫府真人下应期。


河朔魁梧出真相,泉南葱郁产奇儿。


梦符蚌腹生珠夜,事应台躔捧日时。

年来意绪奈愁何,逢著清樽不厌多。


闻道公馀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

西山爽气不谁何,政恐愁容积渐多。


动地边声入河陇,未妨车马断经过。

经筵虽旧事犹新,似续中朝入荐绅。


便赋泉山六百石,重光唐石八千春。


从来力量非他意,到了工夫只此身。

海内论词伯,宁能少尔曹。


竹留三径赋,酒值五陵豪。


绿发抽身早,青山阅世高。

漫郎老猗玗,紫芝于蔿于。
二元皆国器,位卑德有馀。
嗟公有祖德,官况复不如。
粤藤玉板泽于脂,歙婺隃糜理胜犀。
归日锦囊诗几许,七闽当有数千题。
泉南南浦是南溟,瘴雾熏人不用醒。
想对文书搔首罢,刺桐花下学兰亭。
梅雨晴时荔子丹,绛囊青幄共檀栾。
按图读谱尝珍品,大胜关西苜蓿盘。
解知身世两鸿毛,肯羡一钩连六鳌。
有口惟宜醉醇酒,时时痛饮读离骚。
看罢吴山看越山,一帆千里玩风澜。
令人颇忆羊裘老,为钓桐庐七里滩。
君房言语妙知名,元凯春秋癖已成。
作者风流公莫让,要令江海听文鸣。
卷中识尽古来人,笔下文章日日新。
万里从亲海边县,要令南国见麒麟。
瓯闽接壤气多同,只恐泉南有飓风。
撅虹见时定翻海,御寒裘褐要重重。
吾宗达士人所嗤,官居自视如鸡栖。
十年借屋作僧梦,鱼鼓声中长抱饥。
撑肠但有黄卷语,垒磈尽扫胸中奇。
官闲访招提,偶作南山游。
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
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
圣朝宝运开虞唐,太平天子垂衣裳。
恢张治具崇儒良,孰不愿依日月光。
用之则行舍则藏,孔门贤德遥相望。
八月归来下泽车,将军此意复何如。
十年不佩封侯印,万卷惟收教子书。
风月只今尊有酒,江湖何处食无鱼。
凿石通归汐,浮梁看浴暾。
鸭阑萍上甃,鹿栅藓生垣。
薝卜垂栀子,筼筜长竹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