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药盆丹灶石床闲,龙虎当年向此盘。
云驭久登天穴路,仙风依旧拂衣寒。
清泉流急响珊珊,丹灶无烟玉石寒。
拂石坐来心虑息,气清冰在玉精盘。
乱峰如展画屏看,老蔓纡根虺斗盘。
飞步寻真尽深处,乳花凝雪逼人寒。
静然华烛扣灵关,云路登寻过几盘。
溪水定流何处去,一条沈碧练光寒。

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


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


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

莺啼绿树声早。
槛外残红未扫。
露点真珠遍芳草。

中分春一半,今日半春徂。


老惜光阴甚,慵牵兴绪孤。


偶成投秘简,聊得泛平湖。

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
世人唤作白石仙,一生费齿不费钱。


仙人食罢腹便便,七十二峰生肺肝。

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


苍松翠竹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

青松万树竹千竿,苍翠中间别一天。


从此洞天三十七,初头且数碧瑶仙。

山乐雨鸣清晓。
凤翥倚垣风扫。
展簟梦回凉更好。

洞天名此山,于此实第八。


东将秦岳连,西与岷峨轧。


磴道端可通,足亦若相戛。

蟾窟研霜,蜂房点蜡,一枝曾伴凉宵。
清气初生,丹心未折,浓艳到此都消。
避风归去,贮金屋、妆成汉娇。

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玉室金堂积翠边,旧游犹记劫灰前。


禽声夜捣千年药,花片春浮九锁泉。


洞府暗通沧海路,楼居何异化城仙。

四壁玲珑耸石楼,四窗云气拥仙游。


半空星斗浮天井,一洞烟霞透沃洲。


蜥蜴现时曾咒雨,猕猴啼处客悲秋。

门掩青松间绿槐,一奁图画自天开。


朝霞炼药黄金井,夜月吹笙白玉台。


树老有枝皆薜荔,地闲无处不莓苔。

万木阴沉锁石门,烟霞深处近昆仑。


洞箫声接玉台磬,宝盖影摇金殿幡。


湘浦有龙云气湿,越山无鹤露华昏。

色界云蒸薄帝关,赤城标起异人间。


荣光倒射昆明水,积绮长飞玉案山。


潋滟乍疑天酒熟,飘飖如睹翠旓还。

林屋第九天,中藏万金庭。


北穿丈人峰,西达蛾眉陉。


垂滋结乳玉,穿㙧散空青。

沈沈幽穴閟云烟,玉宇琼楼锁洞天。


自向壶中飞日月,更于物外起山川。


刘公隐后今谁继,张湛仙来不记年。

圮上老人亲堕履,衡山道士共联诗。


向来此事亦多矣,我故于君了不疑。

西湖天下奇绝处,定有老仙时下观。


重来俯仰已陈迹,但见孤山烟雾漫。

自怜恶石狠难鞭,归去渔樵结老缘。


野鹤分无轩上禄,醯鸡粗足瓮中天。


病来摩诘非真佛,睡去希夷已半仙。

洞天清回销烟霞,欲访仙踪兴倍加。


每到山溪幽绝处,水边林际见梅花。

振衣浴罢体更轻,竹枝投石声彭觥。


空山昨夜龙洗窟,雨过万壑泉纵横。


山灵知我有默祷,故遣松风作前导。

九锁神仙地,灵踪隔世纷。


仙翁能引客,天柱半侵云。


翠雨时沾袂,玄惟自作群。

耿耿难忘为阿谁,却防一息不相知。


雪霜到处欺双鬓,粥饭今年减半匙。


月出便寻高枕地,日斜不是苦吟时。

浮阶春水漫苔衣,滞雨连旬不启扉。


桂洞老人劳见讯,华林穷子未曾归。


琴高岂用全抄谱,棋罢还当更息机。

年来莫讶到城稀,才别罗浮昨日归。


渡海呈山云出袖,当人说瀑冷侵衣。


礼随筋力容疏放,心似颠毛渐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