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堪笑行人日日忙,又扶衰病过浮梁。


滩流急处水禽下,桑叶空时村酒香。


枯蘖敢怀贪雨露,饥鸿自悯犯风霜。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潮生抹沙岸,云薄漏月明。


江头晓色动,鸦起人未行。


扶携度长桥,仰视天宇清。

阴风吹雨白昼昏,谁扫云雾升朝暾。


三江水缩献洲渚,九顶秀色欲塞门。


西山下竹十万个,江面便可驰车辕。

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


奇观揭名浑未在,只消题作小垂虹。

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


看著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千尺长虹卧锦波,悬撞度索笑䍧牁。


玉环金锁随开阖,木客鲛人杂啸歌。


漫道鼋鼍梁碧海,虚传乌鹊架银河。

雁齿螭头影动摇,金波玉镜夜迢迢。


忽逢罗袜轻盈步,疑是鲛人出卖绡。

腊尾江头绽早梅,浮梁银汉亘昭回。


不须桂楫迎桃叶,步步金莲夜夜来。

在昔当阳侯,建桥临大川。


洪波不为阻,驰道南北连。


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烟水苍茫古岸高,危楼缥缈枕波涛。


山围粉堞青屏合,桥跨长淮百舰牢。


争战往年空故国,登临行客叹前朝。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

运河绕齐鲁,势若张大弓。
隈中抱泰岳,两萧垂向东。
德州倚河壖,南北适要冲。
联络方舟贴水平,斜连近郭达遥坰。
红尘一道浮明镜,碧浪千层走建瓴。
车马夜阑仙鹤返,玉箫声断老龙醒。
短墙疏竹小园亭,记得东风婺女城。
久酝菖蒲催祓禊,半肥梅子待清明。
桥边沙印骄骢迹,水外花藏醉客声。
一轮秋月到天心,此夜全无云片侵。
雅静每于闲后见,孤高难向闹中寻。
渐圆渐好形神正,愈大愈明精气深。
潢潦涨梅润,五月三解桥。
浸淫人尚可,恐泛新插苗。
传闻钱塘湖,闵雨宸虑焦。
出谷秋水上,夜桥风月凉。
斗柄插斜河,露气垂云光。
取酒为更酌,四顾一笑长。
使君襟抱中秋月,闲饮宾僚醉野人。
倒载去寻高阁古,落成未试一桥新。
山城明岁当回首,云路兹时好发身。
上新河畔结新梁,南国争夸粉署郎。
涉险不劳忧竞渡,行人何止便征商。
凌风画鹢冲舻近,锁岸晴虹亘水长。
政出公平万事宜,舆梁兴作适平时。
千寻碧浪排云鹢,一鉴虚亭驻马蹄。
海屋鱼龙春化早,江城弦颂夜眠迟。
华表临流夹峙雄,横江铁索系青龙。
蹇裳仅免行人病,尚赖循良继后功。
东潬双津隘,浮梁古制存。
滩移淤岸势,标谑涨波痕。
逆浪船排首,周阿缆植根。
秋风百柁倚江皋,幻出城南不柱桥。
虹影勒回天际水,鹢头惊退海东潮。
白银阙里看车马,赤玉阑边听鼓箫。
与子立河麋,于时暑渐歇。
一鸣峰杪钟,遂见沙头月。
村火射偏红,萤灯飞欲没。
北风吹雪暗江头,逗夜连朝尚未休。
怪得榜人关不度,拢船偏傍酒家楼。
横压惊波防没溺,当初元创是军机。
行人到此全无滞,一片江云踏欲飞。
江流上下不沾尘,竹翠连空足几人。
微雨一桥春兴好,东风两岸水痕新。
青山曲曲悬归路,绿树重重引去津。
千寻铁绾苍龙骨,七十舟横赤雁行。
来往浑如履平地,渡头无复立斜阳。
省赋山间明月章,好风吹我上河梁。
冰轮不带一分缺,玉鉴无如今夕光。
正自凭栏观水静,不妨倚杖看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