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煌煌道宫,肃肃太清。


礼光尊祖,乐备充庭。


罄竭诚至,希夷降灵。

玉磬含香,金炉既馥。


风驭泠泠,云坛肃肃。


杳归大象,霈流嘉福。

严禋展事,理洁烝尝。


皇矣圣祖,德惟馨香。


盛荐既撤,工歌载扬。

不宰元功,无为上圣。


洪源长发,诞受天命。


金奏迎真,璇宫展盛。

仙宗绩道,我李承天。


庆深虚极,符光象先。


俗登仁寿,化阐蟺涓。

肃肃我祖,绵绵道宗。


至感潜达,灵心暗通。


云軿御气,芝盖随风。

虚无结思,钟磬和音。


歌以颂德,香以达心。


礼殊祼鬯,义感昭临。

五十年天子,离宫仰峻墙。


登封时正泰,御宇日何长。


上位先名实,中兴事宪章。

跳入乾坤第一关,留人胜概画描难。


翠连崇直神光殿,气接乾清万寿山。


天表广寒悬石壁,水边内苑隔尘寰。

读书必知书,枯蘖不足斧。


只词诣微隐,连轴皆剩语。


枚生老宾客,笔力散雹雨。

振策冲暮云,携琴宿仙境。


松风生夜凉,萝月散秋影。


洞远落猿声,溪清鸣鹤顶。

天子蕊珠宫,楼台碧落通。


豫游皆汗漫,斋处即崆峒。


云物三光里,君臣一气中。

小队从容晓出城,喜蒙优诏浴华清。


灵源有性藏真火,暖气溶春咽凤笙。


岂独纤埃随处尽,直教沈疾顿然轻。

玉唾神游接汉京,朝元金碧照天明。
香波浅斗龙原润,炎液深涵雁甃清。
狎猎乱光浮藻井,穹隆长影浸雕楹。
金节煌煌柅使辀,华清胜绝许陪游。
东来渭水晴光动,西望长安翠霭浮。
休羡青山供秀句,好归黄閤告嘉猷。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
唐代离宫久已荒,华清应似鲁灵光。
草迷翠辇经游路,池有诸嫔赐浴汤。
满壁丹青空见画,闲庭花木自闻香。
揽衣一上鹤归亭,亭外奇峰晚更青。
无计可能医俗病,矢心期不愧山灵。
清音度曲莺啼树,碎影摇金月到庭。
上清山腹正便便,剩纳风光似辋川。
晓雨洗开新绿岸,晚霞蘸出嫩红天。
鞭浮野竹数茎笋,叶俯秋荷几柄莲。
雨馀日脚到天涯,十里平山戴晚霞。
疑是千虹蟠绛阙,频移光景入仙家。
门横金锁悄无人,落日秋声渭水滨。
红叶下山寒寂寂,湿云如梦雨如尘。
障掩金鸡蓄祸机,翠华西拂蜀云飞。
珠帘一闭朝元阁,不见人归见燕归。
草遮回磴绝鸣銮,云树深深碧殿寒。
明月自来还自去,更无人倚玉栏干。
野鹿衔花宫禁悄,沉香侍宴归来早。
念奴报道宿醒消,果下名驹鞲初好。
春风扶困上雕鞍,娉婷仙骨何珊珊。
七载重来觐阙庭,金门辨色又疏星。
百忙岁月蓬壶旧,九折山溪蜀道经。
敢望微官邀特简,何期薄绩达聪听。
金殿朝开彻曙光,当年曾此对先皇。
两朝诣阙仍书腐,十载弹冠尚御香。
捧檄拟经筹笔驿,观风许过浣花堂。
霓裳歌吹动华清,小辇曾催花底行。
池上鸳鸯怜并宿,天边牛女笑长生。
空悲此日金钗擘,何事当时白练轻。
炎历储祥亿万年,宫成四海共熙然。
玉虚真境朝群帝,金阙泠风下列仙。
初日翠华来照耀,半天碧瓦欲飞骞。
守药胎仙去不来,空留山顶炼丹台。
明眸炯炯初阳在,知隔人间几劫灰。
前王遗构地,今我独来游。
渭水烟如昨,骊山树己秋。
苔荒老姥殿,草满夕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