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


暂来不宿归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舟小回仍数,楼危凭亦频。


燕来从及社,蝶舞太侵晨。


绛雪除烦后,霜梅取味新。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家。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遽闻伤别剑,忽复叹藏舟。


灯冷泉中夜,衣寒地下秋。


青松吊客泪,丹旐路人愁。

令德当时重,高门举世推。


从夫荣已绝,封邑宠难追。


陌上人皆惜,花间鸟亦悲。

有客微吟独凭楼,碧云红树不胜愁。


盘雕迥印天心没,远水斜牵日脚流。


千里战尘连上苑,九江归路隔东周。

与君结新婚,宿昔当别离。


凉风动秋草,蟋蟀鸣相随。


冽冽寒蝉吟,蝉吟抱枯枝。

方舟戏长水,湛澹自浮沉。


弦歌发中流,悲响有馀音。


音声入君怀,凄怆伤人心。

使君来暖东堂席,又见堂前花信息。


小白犹封竹外枝,微黄已点眉间色。


山城十月如春台,闻有细书天上来。

清川在城下,沿泛多所宜。


同济惬数公,玩物欣良时。


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词。

扬舲清河流,开篷素秋晓。


斓斑被厓花,委蛇顺流藻。


天清去雁高,野阔行人小。

高门讵改辙,曲沼尚馀波。


何言吹楼下,翻成薤露歌。

黄河水自昆仑出,万古东流元不清。


今瑞定于今帝应,世人休拟圣人生。

东来十驿,渐报邮签彀。
鹭堠懒于人,定怜客、往还何骤。
老怀萧散,随分傲霜风,算心事,白鸥知,迟我江湖久。

征西勋烈冠云台,奕世威名被草莱。


十道军储横海节,三朝人望伏波才。


抟风白鹊飞旌度,喷雪黄龙巨舰来。

大纛高牙镇海濆,山河带砺汉元勋。


旌旗汴泗千艘合,箫鼓淮徐万舶闻。


开府世传严仆射,轻裘人识杜将军。

十里清河去未遥,暖烟秋色过枫桥。


柳条惊风故零乱,茆屋枕溪还寂寥。


谁家砧杵敲寒练,客子风尘换敝貂。

淮浦清河三日住,北风高浪可怜生。


鱼龙远水深疑斗,星斗中天迥觉明。


永夜乡山频入梦,谁家船笛更飞声。

载书先发赴前营,雨浥飞埃晚更晴。


人喜望家三舍近,马知归路四蹄轻。


风飘点点溪花送,日射行行野树明。

乳鸭苗鱼促刺稠,紫茸翠带弄轻柔。


渡船人语回风细,疑是江南小埠头。

十日滩头坐,一日过九滩。
去者得顺风,来者生怨叹。


人心险不测,对面九疑山。

清霜肃晴野,秣马乘暗发。


长逵会凄风,疏林薄残月。


三五东方星,横斜北斗没。

春气浓如酒,沈沉醉远山。


爱飞孤鸟没,随意片云闲。


兴为寻芳发,尘怜扑面还。

大清河,浑漉漉,南黄河,清淯淯。
今河不与古名同,自是河流有反覆。


君不见安山直下栗阿时,一斛之水数斗泥。

欲张吾网向流河,定有遗珠在碧波。


鼓枻中流情不浅,水云风景晚来多。

中天一派淡无波,海渎精华耿此过。


为报寻源高着眼,天河元不是黄河。

云帆一片驾长波,茱黍村庄瞥眼过。


回首夕阳添泪咏,清河今已混黄河。

黄河之水入清河,滚滚浑成一样波。


评注水经推陆羽,试分清浊果谁多。

河之水,何漫漫。
昔与淮相安,今溢淮南岸。
淮流入江古未闻,河水一入江流浑。

忽得相逢惊似旧。
问山中、酒徒诗友。
闲倚晴楼,长安市上,华发为君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