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登九疑兮望清川,见三湘之潺湲。


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而蔽天。


余以鸟道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之几千。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萧索清秋珠泪坠,枕簟微凉,展转浑无寐。
残酒欲醒中夜起,月明如练天如水。


阶下寒声啼络纬,庭树金风,悄悄重门闭。

黄甲声名旧日占,谁论寸晷与风檐。


鬓随金井梧桐老,梦忆红绫饼餤甜。


巨浪排空银阙涌,远山过两翠眉纤。

午漏还从日影占,鸡声远唱出茅檐。

鸟啼修竹人初静,门掩闲斋睡正甜。

客底齑盐甘澹泊,诗中锦绣斗秾纤。

老态潜从鬓里占,几番览镜立修檐。


仕途无愧甘清白,世味何须论苦甜。


晚谷迎风青穗舞,嘉蔬出土翠茎纤。

客怀摇落向并州,五月萧然似九秋。


午榻清风闲白羽,夜窗寒梦怯黄紬。


树阴惨地云遮日,岚气飞檐雨入楼。

白帝乘秋秉素蜺,青娥挟露弄风威。


荣枯不敢违天意,摇落偏当寄客衣。


大漠霜凄随角散,孤城月白伴砧飞。

秋声萧瑟到空山,怅望惊鸿去不还!


离别紫荆生死际,平安黄犬有无间。


寒蚩织月思千缕,孤鹤巢云影半关。

迢递青莲宇,云边事事幽。


松花山路晚,鹤梦寺门秋。


黄叶僧前落,清泉屋上流。

吐云华月,便坠作、镜中娇面。
正玉树烟迷,香兰雾细,赚得柔情似茧。
素扇携来团栾影,有几日、轻凉相见。

河影星涵,园枝风定,几重高阁帘卷。
回溯欢娱,渐觉鬓霜销半。
甚此际、淮水洗头,空久伫、画桥南畔。

翠屏四障,倚舷侧耳听猿啸。
微笑。
指故国、今携故人到。

庭草无言绿,林花取意红。


因之酌茅柴,招唤西邻翁。

老蟾明孤心,凉飙苏病骨。


保此中夜存,微阳有毫发。

火中寒暑退,造物其犹醵。


老身不茧蚕,清夜独警鹤。

月照窗炯炯,虫鸣室幽幽。


策杖柴门晓,菰蒲半沼秋。

幽居抱孤明,怀古思旧京。


渴望宝连山,老桂不胜清。

我生宣尼后,雅意窥道源。


雕虫愧小技,鱼蠹综群言。


空玄费研剖,怅怅岐路繁。

看朱颜浅注,翠黛浓薰,消尽春风。
秋夜瑶台月,照翩翩锦队,列列芳丛。
似还鬓影离合,环佩碧玲珑。
古寺清秋日,微凉宝殿中。
玉题高纳月,金铎碎摇风。
翠藓缘阶碧,幽兰裛露红。
风雨满城生薄寒,琐窗乌啼夜将阑。
深闺惊秋思寄远,金刀玉尺裁中单。
烽埃涨天白日暗,坐使绿鬓成凋残。
芝草琅玕遍石田,采英撷秀入芳筵。
白鱼作鲙明于雪,绿蚁倾樽吸似川。
潭底行云秋共迥,檐间高树月初悬。
晒网夕阳斜,携壶入荻花。
平生误识字,恨不作渔家。
清秋如静女,窈窕不多妆。
菱浦微弯月,枫林小著霜。
山眉修入画,波縠滑生光。
欲浇磊砢惟凭酒,竹叶满樽翻绿波。
欹帽正当风力紧,吹箫无奈月明何。
高林红叶得霜醉,故国青山入梦多。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
清秋明长江,残蟾窥芸窗。
梦毂不可极,栖鸦鸣一双。
起坐有诗思,宿墨饱著字。
欲浇磊砢惟凭酒,竹叶满樽翻绿波。
欹帽正当风力紧,吹箫无奈月明何。
高林红叶得霜醉,故国青山入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