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来从道陵井,双木溪边会。


分首芳草时,远意青天外。


此游诣几岳,嵩华衡恒泰。

精神秀发真狮子,耸壑昂霄似出林。


击竹有声先了悟,拈花微笑已知音。


新诗富健疑披锦,妙字清奇不换金。

委曲披高下,虚明得静深。


佛香平日愿,经卷本来心。


地据三车上,尘无一点侵。

七轴莲经诵已通,定将何事作家风。


当知法界重重意,尽在云游步步中。


金臂见时犹是妄,玉毫光处未为功。

律仪通外学,诗思入禅关。


烟景随缘到,风姿与道闲。


贯花留静室,咒水度空山。

寻芳正及上春时,涧道萦纡恨到迟。


花似西湖先得暖,人如东阁总能诗。


酒中瘦影依依见,席上寒香淡淡垂。

故人去作远游僧,千里关河付脚縢。


坏衲秋缝慈母线,空山夜别祖师灯。


王城乞食应持钵,岳寺栖禅暂挂藤。

乞食向人烟,心闲处处禅。


浮杯江上月,浣衲涧中泉。


蜀道峨眉远,庐山瀑布悬。

东林溪上暮云飞,宝地焚香送衲衣。


行处不须劳借问,野花山鸟即禅机。

崔嵬台殿入清凉,月色天香对坐忘。


洗钵师能容姓字,留衣吾欲废文章。


才参雪窦人天近,共指云门客路长。

泠然飞锡下西方,久住名山侍法王。


持咒毒龙归藻碗,谈经驯象过绳床。


诸天日月千花供,大地山河一苇航。

道家何荒唐,释氏更汗漫。


君胡欲逃儒,结入杨墨案。


时文窘枘凿,俗好厌冰炭。

此君劲节保平安,坏衲幽居寄懒残。


一榻清风敷具坐,四窗凉雨卷帘看。


梵馀瑟瑟笙箫答,定起沈沈翡翠寒。

春意谁同郭外寻,郊园聊坐偃芳心。
鸣鸠乳燕纷相趁,细柏繁槐密自阴。
旧国娱情虚水石,他乡随地漫云林。
一叶兰舟问翠微,满汀杨柳正依依。
谷当绝壁僧行惯,寺隐深溪客到稀。
半亩暮云禅榻冷,几番春雨水帘飞。
春风初动雪初晴,锡杖今朝出化城。
万里云天孤鹤影,满林烟树乱莺声。
禅心客路随流水,古院荒山闭月明。
方广华严地,神州一洞天。
寺藏青嶂里,路绕白云边。
气候晴兼雨,峰峦断复连。
犬吠竹间扉,游山客乍归。
杖头岚翠在,衣上水帘飞。
路入羚羊谷,舟停鸥鹭矶。
昔年封檗栽,生意颇柔脆。
今兹见丹实,落落如星丽。
斯果号难成,常逾豫章岁。
长松一路接柴荆,昨日言归轸友声。
翠鸟斜飞荷沼漾,玉人端坐竹风清。
舟维坛下歌渔父,琴取闺中抚马卿。
红蕖碧水如曲江,醉恼诸人欲断肠。
波光花气来无旁,人面生春酒面凉。
男儿莫遣两鬓霜,何妨骑马似知章。
我生忆当年少时,清狂纵逸谁能羁。
杖头百钱一壶酒,布袜青鞋随所之。
不肯低头学干谒,每向名山访幽绝。
留形且作地行仙,依止名山五十年。
云水远游天下半,松筠高节岁寒全。
清吟近日窥风雅,真诀先天讲洞玄。
上人携月自西来,又拟乘风过五台。
山到白云应驻锡,地逢沧海只浮杯。
黄梅再熟传宗去,贝叶初收说法回。
浮杯东渡海门潮,鹫岭玄关路匪遥。
十载江湖曾惯历,五山风月自相招。
呼猿洞口行双涧,放鹤亭边入断桥。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中夏,月绕重玄宅大雄。
路入西山窈复深,法筵应有圣僧临。
两峰塔影天垂盖,千佛林光地布金。
牛笛倘逢圆泽语,龙宫还见阆仙吟。
一上钟山万虑消,虚空楼阁翠岧峣。
金陵郁郁帝王宅,天堑悠悠南北朝。
月满石城秋似水,风高淮浦夜生潮。
去礼文殊宝刹开,倚空峦岫郁崔嵬。
金函奉旨传香至,白㲲图形载法来。
心镜象悬天外月,教筵狮吼地中雷。
庐阜山阳几胜游,朅来重为虎溪留。
千寻瀑布云霞冷,九派江流日月浮。
白鹿盘盘高洞晓,黄花采采故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