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脚根健不道行难,物外烟霞取次看。


虎乳泉清流石罅,羊肠路曲绕云端。


层崖潟瀑晴闻雨,古木摇风夏觉寒。

欲张吾网向流河,定有遗珠在碧波。


鼓枻中流情不浅,水云风景晚来多。

中天一派淡无波,海渎精华耿此过。


为报寻源高着眼,天河元不是黄河。

云帆一片驾长波,茱黍村庄瞥眼过。


回首夕阳添泪咏,清河今已混黄河。

黄河之水入清河,滚滚浑成一样波。


评注水经推陆羽,试分清浊果谁多。

折简招邀出午城,东风淡荡布袍轻。


高低山色催人醉,红白花枝照眼明。


老脚步嫌僧寺浅,深杯衔傍镜池清。

金陵斗繁华,此地独幽胜。


况际风日佳,一觞发啸咏。


带酒拜佛堂,操麈击清磬。

香刹住峰头,花宫俯夕流。


猿吟丹嶂静,鹤坐小松幽。


片石窥僧榻,归云碍佛楼。

同向空门结白莲,琳宫遥隐帝城边。


闭关僧是他方衲,题壁人多异代贤。


江北江南千里月,山前山后万家烟。

虚亭高与翠微连,尚有黄花照法筵。


下界梵音中夜磬,半空帆影隔江船。


马行十里松阴月,人藉孤峰草色烟。

登高望远,揽山水之奇变,娱耳目于清旷寥廓之表,而窅然失一世之混浊,天下之乐宜无逾此者。
牛山之游美矣,而景公以之雪泣沾襟,不能自止;羊叔子登岘山以临汉水,至于参佐相语,悲咽怃然而罢,何情之反也?以景公之愚,睠然揽齐国之富,恐其一旦忽然去之而死,而不得免其意之卑,而晏子笑其不仁,宜矣。
叔子慨然顾其一时之功,爰而难忘,虑他日之易泯,抚当身之权而不足以自慰,可谓贤者。

兰若层台此独尊,霏微草树半烟村。


眼空象法三千界,路入金陵第一门。


江海往来存气脉,阴阳阖辟判乾坤。

涉险何如过虎牢,白云堆里著身高。


登临我欲招元亮,谈笑时能接李翱。


人境下看犹粟粒,洞天西去有蟠桃。

烘日匀风,春光着人轻茜。
绣草路、泥香成片。
觅谁侬,和笑走,弓鞋初倦。
奔走才千里,辛勤说五行。
星躔初下照,君命趣东征。
万壑乾坤注,千艘日夜横。
夏日清心寺,萧萧树石佳。
高人留别院,幽意满空斋。
松偃新移路,渊临欲堕厓。
夙性慕玄赏,少年复离群。
囊书不得意,菽水怀亲恩。
请缨卑任侠,点笔徒工文。
树杪风高四望山,青回幽径竹闲闲。
春浮烟雨霏微合,日拥江湖指顾间。
丝管纷纷吹客袂,香林寂寂倚禅关。
翠微深处梵王宫,四壁岚光雨后浓。
陶令无官宜入社,鸟窠有道爱巢松。
天花时著庭前桧,云气长随钵底龙。
十年不到此禅林,乘兴重游雪满簪。
路上翠微知日近,鸟啼烟树觉春深。
远公偏爱能诗客,陶令元无结社心。
步入烟霞数里深,路之绝顶到禅林。
天连蜀道山横翠,日射虞渊浪涌金。
心远不闻花外鸟,风来自响壁间琴。
梵王楼阁西山里,满目岚光翠如洗。
一尘不动昼冥冥,万壑松声座中起。
远公方丈居上头,仲舒先生邀我游。
冥色护楼台,阴云昼未开。
始闻圆泽去,复遇远公来。
古径依山转,清猿向晚哀。
萝薜低垂纵步难,无边野趣饱游观。
山形盘曲疑无路,水势奔腾觉近滩。
短屋数椽门似窦,高堤几里树为栏。
绝壁攀萝上,岩高一磴通。
泉清烹苦茗,籁静抚焦桐。
访胜碑重抚,谈禅偈亦空。
幽人蹈箕颍,方士访蓬瀛。
岂若逢真气,齐契体无名。
既诠众妙理,聊畅远游情。
路绕苍松迥,寺俯清泉幽。
况复得佳友,来游当杪秋。
情随水声远,兴挟山光浮。
翠微幽路细盘回,亭馆全依巀嶪开。
弦诵收功初此地,江山如画岂无才。
鸣鸠隐柳春将雨,邃谷嘘风昼欲雷。
向石城游,蒲帆卸、倚楼人已先在。
柳风吹杏雨,又荼蘼初绽,最思良会。
上巳携尊,招游佛席,惆怅未随轻盖。
野思不可收,瞥若孤云生。
船头插芳草,闲踏飞花行。
春江摇夕阳,绿波鳞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