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雁山秋杪一探奇,素练千寻下雁池。


仙掌芙蓉当客耸,石梁盂钵为谁遗?


岩高月挂观音镜,洞古云生罗汉衣。


施雨神龙归太速,尚余鼻水滴清漪。

灌木苍苍潦水收,展旗迢递下闽州。


石僧卓笔含珠晓,玉女乘鸾瀑布秋。


仙子屏炉回候雁,天孙刀剪傍牵牛。

名山繄慧业,遐览情亦怡。
恭闻永嘉胜,拱揖乃失之!


吴子骨森秀,独往良所私;白袷被苍烟,短筇横指挥。


归来气色骄,岚光生须眉;磬折前问讯,抵掌登眺奇。

一峰一回顾,知尔下山时。


数遍东西谷,中峰不可知。

南来雁荡馆,北去雁门家。


不是峰峦好,何因别塞沙。

峰峰在谷中,芙蓉不可见。


下注大龙湫,何峰多白练。

东峰五十三,西峰四十八。


同为百一峰,细细数奇拔。

派水重陉出,愁人独漉过。


流离辞广武,呜咽入滹沱。


欲把浮萍寄,其如饮马多。

斗绝开双阙,浮云莫与齐。


一夫当贾屋,干骑阻磨笄。


白草龙沙阔,黄天雁塔低。

昔我爱邱山,名胜土梦想。


去去三十年,尘事空鞅掌。


兹游惬始愿,千里遂独往。

癸亥仲秋,望前一日入雁山,越二日而反。
古迹多榛芜关不可登探,而山容壁色,则前此目见者所未有也。
鲍甥孔巡曰:“盍记之?”余曰:“兹山不可记也。

二客骚肠不耐秋,飘然蜡屐去寻幽。


荡中若要穷青眼,岩下先须问白头。


诗社不容添异姓,名山应岂遇清流。

泛览名山图,雁荡天下奇。


天吴举蓬岛,乱掷沧海湄。


巉岩老蛟脊,诘曲盘桃枝。

峡中钟磬十八寺,山腹茅茨三两家。


雨后乱溪清似发,霜前病叶赤于花。


悬厓万仞涂猩血,怪石千株插犬牙。

北雁山中路诘曲,夕阳木杪见人家。


笋舆穿树惊霜叶,桐杖敲云损土花。


白雁秋高还荡顶,流萤月黑出檐牙。

竹杖棕鞋去去赊,一春红到杜鹃花。


山椒雨暗蛇如树,石屋春深燕作家。


老父行寻灵运屐,道人唤吃赵州茶。

盘盘古荡倚苍穹,势压坤舆距海东。


异境从真三岛外,群山呈技五云中。


玲珑胜插连星斗,杳渺神鳌戴华嵩。

壶山烟客持玄箓,凌辰御气仙山麓。
星冠七叶芙蓉颜,螭衣霞佩仙家服。
辞家将作采真游,雁宕山中访灵族。
晚学愧淹博,微官妨隐盘。
攀龙荣请事,敛板喜承颜。
懦庸资盼睐,簿领洗尘烦。
昔年曾作雁山游,倒指今逾四十秋。
叹我岂劳蝴蝶梦,羡师重到大龙湫。
高才独立万夫却,险语磨崖山鬼愕。
翕然万口竞流传,一字谁能加笔削。
自怜庸钝百不聪,晚来喜见人中龙。
遍参尊宿走诸方,老去才能返故乡。
涨水飞云前辈语,他乡莫更久徜徉。
方欣林下共谈禅,底事深公挽出山。
千里同风无道俗,何妨一笑便言还。
吾儿此地偶钟英,绍我家风尚典刑。
所幸吾师知此意,殷勤为我谢山灵。
师到龙湫谒矩罗,为言别久渴心多。
当年见处祥光满,试问今还记得么。
白发白髭须,僧年八十馀。
已成重阁在,别置一庵居。
客喜逢煎茗,童寒免灌蔬。
寺基低且狭,半被石岩分。
水响常如雨,林寒忽聚云。
空房人暂宿,半夜雁初闻。
庵是何年立,其中有一僧。
苍崖从古险,白日少人登。
众物清相映,吾生隐未能。
我来无一语,闲认昔游踪。
谁种路傍树,却遮山上峰。
潭乾沉石露,人立去禽冲。
雁荡最奇处,众岩生此间。
问名僧尽识,得句客方闲。
洞峻猕猴入,天晴瀑布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