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碧瓦凉生月欲流,露蛩枫叶共啼秋。


城乌半夜惊飞起,只为离人白尽头。

风散萤光夜未分,隔窗凉雨落纷纷。


秋衾不与还乡梦,征雁南来独自闻。

一岁三春好景光,纷纷红紫竞芬芳。


芙蓉亦有倾城色,不见东风却拒霜。

白雾黄烟惨百蛮,长年不见鹤书还。


江河万里归沧海,山岭千重走剑关。


白首词臣空堕泪,青春才子强回颜。

辟难人争出,居家我独痴。


况兼亲已老,无奈病相欺。


湖海迷舟楫,关山振鼓鼙。

深巷无人昼掩扉,新晴庭院绿阴肥。


柳风吹絮河豚上,花雨沾泥海燕飞。


残睡未能消卯酒,乍暄聊得试罗衣。

西斋酒醒篆烟残,手汲新泉破月团。


芳草池塘春入梦,绿阴帘幕昼生寒。


由来中散裁书懒,老去渊明束带难。

经行中野多新冢,检点高阳少酒徒。


纵不能陪雍畤礼,尚堪添入洛英图。


爱东皋子生沉醉,慕北山公死谥愚。

身似著冠狂贺监,面如留发老卢能。


无丹灶地烧铅汞,有海潮音话葛藤。


龙象聋观俱赞叹,犬鸡痴望共飞升。

送老虚无寂寞滨,圣朝乃复记遗民。


□摛温洛荥河笔,藻饰寒灰槁木身。


虽拜老龙呼学士,肯教夜鹤怨山人。

生在重华内禅前,红颜倏忽变霜颠。


吾虽后辈识前辈,彼以小年疑大年。


殇子几曾知寿夭,死人安可语神仙。

保社有幽子,户庭无杂宾。


若非负苓者,即是耦耕人。


筇稳慵呼马,蔬甘胜擘麟。

苏小坟前柳似烟,秋千人静夕阳天。


独骑款段寻诗去,懒逐看花众少年。

遥怜儿女,未解忆长安、十年前月。
徙倚桂枝空延伫,无物同心堪结。
冷落江湖,萧条门巷,犹著西楼客。

富贵何曾有尽期,胡为行者竞如驰。


日虽夸父身能逐,山岂愚公力可移。


绝顶楼台人倦后,满堂袍笏戏阑时。

衡岳山高鸿雁稀,荆溪水深鱼蟹肥。


此身若问归何处,我已无家何处归。

井口辘轳闻水声,园中菜畦浑欲平。


呼童引水放教去,一夜池头蛙乱鸣。

老眼昏花懒看书,犹将朱墨校虫鱼。


闲心自是难抛得,抛得闲心便有余。

纵酒由来不爱身,吟诗对局总伤神。


若教此事浑抛却,枉作山林解绶人。

灵驾归何处,茂陵西更西。


日轮埋地轴,云路隔天梯。


月迥鸣鉴静,山围簇仗齐。

海宇熙平日,乾坤梦幻间。


虹流始华渚,龙卧已桥山。


尧荚惊新换,湘筠忆旧斑。

玉几终宵坐,彤闱彻晓通。


孙谋思祖训,家教托储宫。


天语丁宁际,龙颜仿像中。

极意穷幽隐,虚怀仰治平。


近臣常造膝,阁老不呼名。


道合君臣义,恩深父子情。

畎亩苍生念,闾阎白屋情。


览章时昃日,露祷必深更。


岁旱忧疑狱,天寒悯戍兵。

鹤发承颜日,龙楼问寝辰。


宁宫同奉养,九庙极精禋。


孝可通金石,诚能动鬼神。

圣道通三极,王言似六经。


面开天日表,书作虎龙形。


杞国忧方剧,华胥梦不醒。

恭己同虞帝,祇台比夏王。


内廷无女谒,外囿绝禽荒。


富有天和养,终期历数长。

圣德同天纵,皇图与日升。


乾维中断绝,坤轴乍崩腾。


辇盖辞双阙,河山护六陵。

此日真何日,阴云掩上台。


晦冥天色变,呜咽水声哀。


旧恨齐山岳,遗恩遍草莱。

老答书题懒,贫营口腹忙。


未能忘壮志,讵肯变刚肠。


晷短催寒急,灯明伴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