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闻说神仙晋葛洪,炼丹曾此占云峰。


庭前废井今犹在,不见长松见短松。

凿井烧丹八百年,尘缘消尽果初圆。


石床藓甃人安在,绿水团团一片天。

奉报富春姑。
休要随余。
而今非妇亦非夫。

天水劫云庵。
远胜精蓝。
云朋霞友日常参。

行道要心坚。
密护丹田。
调和真息永绵绵。

守分莫强图。
遣日闲居。
乐天知命忍萧疏。

自服大还丹,千秋去紫烟。


徒闻不曾见,画里觅神仙。

八两日月精,半斤云雾屑。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白如天上雪,红如猩猩血。

松阴合绿雾,木末飞空光。


幽烛既云密,遥情歘已长。


首夏积翠鲜,亭午条风凉。

翠微高处渺青烟,知子机藏辟谷坚。


丹鼎铅砂勤火候,溪云岩谷傲松年。


潭龙掣雹深渊底,崖虎风生迥洞边。

我登炼丹台,詄荡上青天。


旋观六六峰,一一排青莲。


崇台据中央,宛如莲菂然。

丹成人已去,泉在月空沉。


轻举非吾事,泓澄似客心。


饮虽资一腹,贪不近千金。

鹤来松有客,苔去石无衣。


黄金浮世在,白发故人稀。

玄牝少人通。
说与诸公。
休言南北与西东。

稚川曾此倒灵瓢,阑上银床压甃腰。


丹气腾空知几转,神光射屋起中宵。


有茶可品春煎细,何疾能治晓汲遥。

昔岁曾游此,题诗墨尚新。
药炉烧芋栗,丹井长荆蓁。
鸡犬驯游子,壶觞费道人。
神渊不宅龙,积蓄万年雨。
酝作醍醐香,与僧养清苦。
落叶秋不干,云浆滴丹乳。
炼丹未成鸡犬愁,漫劳心事忆瀛州。
仙家八洞无虚位,人世三生有尽头。
颇怪洪崖悭接引,肯随秦政浪营求。
髯龙飞空去云急,雨翁蹋云挽龙入。
猩啼鹤怨凝春愁,三十六峰黛鬟湿。
紫阳照空天夜明,栖烟采玉唐宣平。
昔为仙翁宅,今作梵氏家。
桃花太俗生,释老安取耶。
物原出平等,人自分品差。
见说刀圭已解仙,宁须丹灶半人间。
葛翁本是求勾漏,何意南来访此山。
董子侯官秀,养真匡山阴。
琼田蓺金谷,绛雪飞瑶林。
种杏令虎守,偿稻见本心。
一庵高寄碧崔嵬,山崦芙蓉锦作堆。
满眼烽烟天地老,隔江楼观画图开。
云房犹是康容宅,丹灶空馀晋代煤。
我游黄山当严冬,雪消日暖无天风。
欲求昔人栖隐处,发兴况有高僧同。
危矼侧步目已眩,绝壁下瞰心为忡。
世尽慕玄虚,求仙未可必。
谁烧却老丹,九仞透天一。
泉源冽且清,万古常潏潏。
人马珍奇幻蜃楼,此生常拟到登州。
蓬山便是蓬莱阁,海市当年已漫游。
我寻陶隐居,山中多古迹。
青障抚清泉,白云抱苍壁。
入经碎玉桥,便是幽人宅。
暇日肩舆上翠微,烟光峦气湿人衣。
桃花片片随流去,岩漏泠泠作雨飞。
丹井稚川成药处,双峰滕子读书基。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炼丹峰畔隐轩皇,石臼空存岁月长。
林下宛然含净色,风前依旧发馀香。
虽留此地千般药,难问当时九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