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规模正似钓鱼庵,把酒才容客二三。


若比东偏参倚室,此中犹自觉耽耽。

乌桕迎霜已半丹,哦诗终日合凭栏。


霜高木落应尤好,长挂西窗更怕寒。

欲过清明烟雨细。
小槛临窗,点点残花坠。
梁燕语多惊晓睡,银屏一半堆香被。

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
然烟雨楼故自佳。
楼襟对莺泽湖,涳涳蒙蒙,时带雨意,长芦高柳,能与湖为浅深。

金牛烟雨最相关,老子方将老是间。


不分艮斋来貌取,更于句里占江山。

七泽阑干外,兹游亦壮哉。


主人何处去,犹未赋归来。

沙浅波平。
孤舟长日横。
淡墨潇湘八景,谁移向、富山城。

水宿枫根罅。
尽沽来、鹅黄老酿,银丝鲜鲊。
记得筝堂和伎馆,尽是仪同仆射。

惠山怪我昨径去,归来欲登却作雨。


湿云隔眼失高翠,掉头不顾真巢父。


愿治笠屐往慰谢,众虑沾濡吾莫沮。

楼压重湖实壮哉,楼前图画若天开。


鸥从沙际冲烟去,燕向花边卷雨来。


傍柳一桥相掩映,隔林双塔共崔嵬。

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南沏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花盛原因开以迟,楼阴一片绮纨披。


屈为信理固宜是,淡弗华高乃在兹。


鹿苑不妨恣游奕,鸳湖岂必较参差。

独木小舟烟雨湿,燕儿乱点春江碧。
江上青山随意觅,人寂寂,落花芳草催寒食。


昨夜青楼今日客,吹愁不得东风力。

小院菊残烟雨细。
天气凄凉,恼得人憔悴。
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

不朝不野无拘束,白发也添千缕。
竹笠冲烟,棕鞋踏草,旧日沙堤慵住。
孤行谁侣。

梦渚苍苍入楚烟,岳阳南面雨如悬。


人家寂历青枫外,仙峤空蒙独雁边。


飞阁迥临闻笛处,微钟遥到钓鱼船。

黄鹤久为别,苍茫云海涯。


青鸾尔何来,婉娈湘山期。


烟雨变丛色,虚心独华滋。

湖山秀绝钱塘西,六鳌截岸开云霓。


瑶峰彩树绮罗色,孰将烟雨看冥迷。


昔年繁华有如此,金碧楼台画图里。

烟雨里,脉脉只悲秋。
风片薄,酒波柔。
绿杨不是灵和树,白头重上采菱舟。

桂树丛生石嵓侧,万仞寒云挂苍壁。


穷阴大泽龙蛇走,绿萝蒙茏楚天黑。


行吟泽畔者谁子,日暮欲归归不得。

夹岸春波漾绿蘋,千家晴色照垂纶。


独为烟雨楼中客,遥忆昆明殿里臣。


九塞兵车闲仗钺,五陵冠盖避埋轮。

好风凉月大堤傍,何限秋光扑画墙。


回首乱山飞鸟隔,一林烟雨满横塘。

泠然清兴逐菰蒲,万顷玻璃浸画图。


水泛瀛州环叠岛,山悬方丈插平湖。


传声箫管时闻越,倒影楼台尽入吴。

渭川曾见竹青青,和雨和烟画杳冥。


不似九疑云雾隔,空教瑶瑟怨湘灵。

影薄犹疑翠袖寒,东林日暮忆曾看。


渭川千亩谁能写,烟雨空蒙千万竿。

金界踏苔钱,跻攀石磴悬。


江流通楚粤,梵宇接人天。


花落双林雨,钟敲万壑烟。

下眺黄泥阪,蒙蒙晓雾漫。


岩泉时一滴,松雨几曾干。


利倍盐为市,耕劳石作田。

崖溜下林陂,春云带雨垂。


不知村远近,惟见树参差。


柳巷闻莺早,桃溪放犊迟。

芜城路,年去年来自烟雨。
冉冉春浓湿燕丝,蒙蒙晓暗迷莺树。

鲍照愁绝未归来,为画当时断肠赋。

汀洲生玉水,烟雨对灵山。
翠碧迷千嶂,清泠泻一湾。
寻春因共载,落日不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