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戊寅冬,余在留都,同族人隆平侯与其弟勋卫、甥赵忻城,贵州杨爱生,扬州顾不盈,余友吕吉士、姚简叔,姬侍王月生、顾眉、董白、李十、杨能,取戎衣衣客,并衣姬侍。


姬侍服大红锦狐嵌箭衣、昭君套,乘款段马,鞲青骹,绁韩卢,统箭手百馀人,旗帜棍棒称是,出南门,校猎于牛首山前后,极驰骤纵送之乐。
得鹿一、麂三、兔四、雉三、猫狸七。

一春今岁两中和,信道韶华定较多。


二月半头花已尽,脱空日月退还他。

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乾急放晴。


一路东皇新晒染,桑黄麦绿小枫青。

单车一节又行春,敢为观风惜病身。


只是担头无櫑子,枉教唤作踏青人。

出了长干过了桥,纸钱风里树萧骚。


若无六代英雄骨,牛首诸山肯尔高。

绵山恨骨已寒灰,尽禁厨烟肯更回。


老病不禁馊食冷,杏花饧粥汤将来。

头上高垂碧玉盆,谁将漂絮尚残痕。


青天幸自秋江样,须惹三丝两缕云。

岭花袍紫不知名,涧草茸青取次生。


便是常州草虫本,只无蚱蜢与蜻蜓。

春寻指天阙,烟霞眇何许。


双峰久相违,千岩来旧主。


浮云刺中天,飞阁凌风雨。

牛首梯县古佛场,楼台绝顶百僧藏。


香烟一一云中出,阳道甍甍鸟外长。


三五沉鱼陪冶侠,清明石马卧侯王。

脉从牛首来,胜自兹岭始。


足力虽小疲,目境殊未已。


午照苍松巅,千崖被红紫。

金陵信佳地,兹山仍丽观。


标形自牛首,遥势应龙盘。


丛楸入昼暝,长松当夏寒。

宵征林路黑,七圣亦迷踪。


仆夫随老马,即与吾知同。


大智沛闻见,可以达天聪。

主人且莫言,听我歌秋云。


逍遥望牛首,神爽已翛然。


牛首夫何如,我尝造其区。

驱车曷宵征,感兹秉烛游。


不见牛山春,登高爱清秋。


秋高爽气发,雨后炎嚣收。

绝嵿双峰天阙开,禅房幽洞锁莓苔。


岩峦路转孤云近,松柏风生万壑哀。


当日翠华临别殿,千年威凤起层台。

不辞扶病触春寒,及此新晴一日闲。


云外经年见双阙,马头乘兴数前山。


清泉细酌巉岩上,佛窟同探紫翠间。

南朝古寺挂岩阿,揽胜盘纡石磴多。


风动佛幢时弄影,云深樵径但闻歌。


松涛似涌千峰去,剑舄如骑独鹤过。

僧话淹留宿化城,迎霜钟磬晚来清。


傍岩孤枕和云卧,落叶空山作雨声。


听法未消三世梦,浪游谁息百年情。

拄笏看山兴杳然,到来爽气入秋鲜。


他乡几度逢重九,上界遥临遍大千。


天地悠悠同逆旅,江波滚滚送华年。

隆冬季月岁云徂,策马牛山兴不孤。


削璧倚空云点缀,古松沿涧雪模糊。


堂垂塔影传灵怪,人转岩腰学画图。

金陵山水四方闻,天阙嵯峨更不群。


台殿散临云外起,冈峦遥向日边分。


幽人兴发清虚界,正月春生锦绣文。

双阙峙天表,巨鳌戴云浮。


秋空气先爽,预惬登高游。


攀缘千仞起,曲折百盘周。

凌晨鸣两扬霏微,过曙轻阴散晓晖。


一入名山堪挂绶,况逢胜侣与褰衣。


草间石讶群羊起,林际风邀独鸟归。

几年不践城南路,岸屿烟疃着处迷。


半岭寺藏萝径密,一溪桥傍竹堋低。


病馀筋力愁车马,老去登游厌杖藜。

谢公山屐滞秋深,山木空闻百尺阴。


江绕石头分地脉,寺当峰顶直天心。


乘闲却恨舆徒窘,得侣翻嫌俗累侵。

秋入园林问浅深,轻寒山色昼阴阴。


幽寻未尽回龙势,独翥难禁野鹤心。


望久寺僧疑有问,出迟行露敢相侵。

天外禅房入望深,肩舆垂发值秋阴。


林光偶负追陪约,云片元无去住心。


境好神仙应独擅,事违风雨亦相侵。

尘染綀衣雨汗流,停骖借得半窗秋。


自怜不及居停主,坐看青山到白头。

窗户斜临雁汊洲,墨云金电晚风飕。


西城不用随车雨,酝酿新凉学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