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项里溪水声潺湲,溪上青山峨髻鬟。


烟村人语虚市合,石桥日落渔樵还。


堂上君王凛八尺,大冠如箕熊豹颜。

悬瀑雪飞舞,奇峰玉嶙峋。


摇碎一江月,来谒西凉神。


我虽不识神,知是山水人。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骁勇有谋略。
壮而微,贩盐自活。


唐僖宗时,平浙寇王仙芝,拒黄巢,灭董昌,积功自显。

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


微风送荷气,坐客散尘缨。


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兰若黄门像,相望博陆居。


衣冠尘亦暗,箫鼓祭全疏。


草色侵荒径,潮声过夕墟。

何代丹青妙,雄姿动武皇。


精灵犹白日,弓剑已秋霜。


石马嘶风急,沙河绕塞长。

发愤收京阙,当时节度无。


奸雄纷割据,父子一征诛。


辇路迷秋草,陵门怨夜乌。

代北威名著,飞扬射马鞭。


长安回帝驾,天祐纪臣年。


三矢山河启,千秋俎豆悬。

杀气犹缠岳字旗,秋风铁马已南归。


和之一字误人国,今且百年遭祸机。


白骨自荒公论在,青山良是物情非。

玉带龙衣貌宛然,朱门碧殿暮湖边。


行人下马看碑字,高柳藏鸦拂庙壖。


禾黍故都州十四,波涛残岸弩三千。

风帽尘衫,重拜倒、朱仙祠下。
尚仿佛、英灵接处,神游如乍。
往事低徊风雨疾,新愁黯淡江河下。

漳水名都,被浊流淘尽,霸业当涂。
铜台那时片瓦,一例榛芜。
苴茅建国,逞雄心、炎运将徂。

已矣金牌,叹黄龙痛饮,此志终乖。
谁令雨河尽弃,并弃江淮。
机危祸惨,问苍苍、何意生才。

国能独立无小大,蜂虿有毒谁敢害?


魏之辽东梁吴越,仰人鼻息真奴辈。


呜呼贤哉延平王,弱冠起义辞宫墙。


割据金厦两小岛,东南七省忧海防。

大帝开江左,谋臣守四方。


兴邦有乔木,遗爱尚甘棠。


日月扶声烈,山川诧郁苍。

功定三分国,名高八字山。


威容尊国祀,□□□□□。


虎卧无今古,乌灵信往还。

落日西湖土一墟,黄泉赤血恨难除。


开边众许侪韩信,举国浑怜丧子胥。


廊庙锦文忘版籍,京师黔首望銮舆。

册帝追王事总非,残碑犹自对斜晖。


庙无人到苔痕古,地有蛇盘树色肥。


月暗野风吹鬼火,尘昏沙雨驳神衣。

八月清秋秋皎洁,白帝初除三伏热。
赤崁几处有专祠?独拜有明郑忠节!
忠节起自闽南安,彬彬儒服亦儒冠。
轴覆枢翻明鼎革,慨然我独为其难!
干戈满地降旗遍,甲马楼船拚转战。
万人杰谁可敌,千载名终不磨。
此地晚钟晨梵,生前铁马金戈。
诸葛张陈已上,将军未数黥韩。
暝夜险途风雨,令人悬想辛酸。
南渡君臣社稷轻,独将大义振孤兵。
两行泪滴中原地,一点心悬五国城。
竹帛芳名今照古,庙堂遗像死犹生。
帝子非无贤,孰有恭王者。
脱身辞汉储,一芥视天下。
勇故不失义,智故不失几。
长江渺渺天际来,东汇大泽地势开。
狂流播风喷寒雪,怒浪卷雾奔晴雷。
下有龙渊深莫测,黑入太阴云雨积。
吴城之山若拳小,吴城之水深如沼。
上留遗庙久妥灵,下有潜宫更幽渺。
东湖西湖波合流,望穷浩荡天尽头。
秋原聊引望,野涉自成趣。
意循洲渚转,目送江波注。
柳飔凉拂衣,稻露香沾履。
峨峨祠宇白云中,万木幽深路可通。
文石叠街红码碯,好山当户翠芙蓉。
寒花淡淡含秋雨,落叶萧萧起暮风。
寻芳倦也携船,还到画中祠宇。
雾阁烟屏,合付华山神女。
入门两树银龙活,鳞甲尚含残雨。
老去东坡,零落了、风流赛筵。
恕吾辈,疏狂礼节,重酌寒泉。
廿五条冰弹碎月,十三陵树长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