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殿郁崔嵬。


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蒙昼不开。


一壑只今藏胜概,三生畴昔记曾来。

风高木落晚秋时,日暮千林黄叶稀。


只有苍苍谷中树,岁寒心事不相违。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黄叶共悠悠。

翩翩一马两肩舆,路转秋原十里馀。


共说前山深更好,不辞迢递款禅居。

忆昔南游桂树阴,归来遗恨满尘襟。


篮舆此日无穷思,万壑千岩秋气深。

投绂归来卧赤城,家山无处不经行。


寒岩解榻梦应好,绝壁题诗语太清。


陈迹一朝成寂寞,灵台千古自虚明。

谁将健笔写崖阴,想见当年抱膝吟。


缓带轻裘成昨梦,遗风馀烈到如今。


西山爽气看犹在,北阙精诚直自深。

赵公名迹此犹微,已荐行藏第一机。


直自当年留翰墨,至今穷谷尚光辉。


时清谏疏空遗稿,岁晚高斋自掩扉。

金碧千间尽,惟庵免劫灰。


佛归何国去,僧自别峰来。


巨石神鞭至,悬崖帝凿开。

十二峰头月未央,天风吹下紫芝香。


我来分得僧清致,布衲蒲团一草堂。

悬榻第一山,况在最高峰。


淮流转地轴,高木摇天风。


云卧秋气肃,冥栖晓露浓。

云英两凤跨烟扉,收尽诗才坐翠微。


相国题评为携挈,一方莲社似公稀。

白足持诗怀抱开,清言秀润喜惟梅。


便知雅贶翛翛意,端为闲人特特来。

当年卜近虎溪侣,领略闲心笑相许。


岂图云水各一方,回首向来若怀古。

台山之麓少卑湿,小筑还专甘井汲。


陋巷闭门饮一瓢,惭非回也能知十。

生死之徒六与七,可救群生可愈疾。


心如秋月碧潭空,深闭岩扉方表悉。

双涧流泉彻底清,五峰晴挂白云轻。


泉流云散迟归步,犹欲思丰问此生。

请得忙中物外身,要看飞瀑泻天绅。


佳时每与渔樵伴,仿语相倍是故人。

寻真何处。
来到桃源地。
满路松花金粉坠。
逗晓乱山中,来寻古佛宫。
荷间留夜雨,松下进秋风。
瑞气旧如许,岩姿今亦同。
白发从渠长,青藜足漫游。
鸟啼山寺出,风静木兰抽。
晓径云初起,春山水自流。
又宿东山寺,前游四十年。
风尘凡几变,衣钵已三传。
竹径消残雪,松门隐暮烟。
怪石分群壑,清溪共几家。
衡门散鸡犬,古寺入桑麻。
薄宦知无补,浮生信有涯。
示我超然句,能令滞念开。
盍移瑞岩刹,为我入城来。
已恨初年不学仙,老来何处更参禅。
西风摇落岁事晚,卧对高岩看落泉。
流洲之君号中黄,雕冠翠帔悬明珰。
通明宫中拜帝觞,帝遣换骨生天香。
醉后横斜踏明月,月明零乱如冰雪。
宝界香园接翠微,此焉空寂远尘机。
寒冰扣晓人无垢,古剑藏秋谷有辉。
水石潺顽迷客径,松云洒落护禅扉。
离思如云赋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
淩波袜冷香魂远,环佩珊珊月色新。
苍宫环合碧崔嵬,风动空山隐转雷。
逸响已随天籁发,馀音犹和玉琴哀。
夜阑谁辨龙蛇势,岁久俱为栋柱材。
高阁玲珑倚半空,秋来净扫白云踪。
无人写此天然景,十二阑干十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