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迩迹韩门尚壮年,老陪杖屦本因缘。


早知决定书青史,湜籍诸人继有传。

周南底事苦淹留,杯水那容万斛舟。


稳驾长风归去好,凤凰池上醉遨游。

追攀笔墨幸同时,苏季如今不愿师。


自诧柳州曾指授,年来稍稍许言诗。

霜压惊尘月满山,云中鸡犬又东还。


几时踏雪携青玉,来访仙人石室间。

忆在南溪看武山,相携常是月中还。


自从西北兵尘起,望杀盈盈一水间。

随花傍柳出孤城,望拜肩舆我亦应。


莫道穷乡供奉少,晚山秋霁景天成。

逢人何处话先天,梦落烟霞二十年。


相见相期应未浅,木根终透石盘坚。

浮生南北本无期,老眼相看更几时。


回首金牛空堕泪,先生高处许谁知。

几点秋山落照边,白头相对共茫然。


尘氛且莫催人别,清话真穷太古先。

碧玉斜连水半环,一亭刚占百花间。


投壶小醉三春景,解组新逢二老间。


白雨跳珠供酒盏,黑云堆墨拥湖山。

孟郊有句散愁端,墨妙犹能待我看。


试问新秋能几日,栏干一叶已吹寒。

少下归帆上石梯,高风虽在后人迷。


倦怀冷坐客星阁,烟雨漫山觅旧题。

每恨居山浅,扶舆过九峰。


几年无恃怙,常此痛音容。


风雨寒垂点,云烟晚复重。

远峙山常峻,幽泉水自泠。


几回灵井曲,如入九峰屏。


雅以平生旧,空怀万古灵。

晴江澹微澜,曳云在层巘。


参差连舫出,散漫群鸥远。


始知遵汉广,遥睇高旆卷。

蛟龙壁上有新诗,匡鼎归来一解颐。
门巷已甘车马绝,白云秋色见旌麾。
杖藜宁问路何之,应客山童午未炊。
不谓故人能枉驾,自怜犹愧子云奇。
山楼飐飐风波阔,估舶溟溟人语昏。
寒食作阴将变雨,故人临别只消魂。
坐看海水群飞日,漫及神州戮力言。
安稳王孙一叶舟,朅来京国淡无求。
任生白发曾料虎,分绝红尘自狎鸥。
桓笛不堪留往恨,膺门谁复忆同游。
珍重郭四郎,临行不得别。
晓漏动离心,轻车冒残雪。
欲出主人门,零涕暗呜咽。
客渡双流上,花迎一壑中。
来看娟娟竹,遥呼点点峰。
江湖悬阙北,身世避墙东。
杖头安得纸为钱,漠漠风吹寒食天。
野哭又添沙上鬼,暮归因问洞中天。
骑驴人去空留句,坐客床馀未啮毡。
紫极朝归谢往还,新篇落笔烂彪斑。
乌藤拈起都闲事,且看西湖处处山。
判袂四十日,望君君不来。
过门先问讯,立马屡徘徊。
正坐牵归梦,无缘把别杯。
一舸初从帝所还,彩衣照日眩斓斑。
今君已出云天近,我尚无钱可买山。
郊居诚敝陋,平地见伊光。
适值华轩过,仍当煦景长。
幸能留憩止,岂敢谓高凉。
两过安禅寺,皆言尚未归。
情知相见近,犹欲复来辞。
滩浅舟行涩,风轻雨下微。
碧霄桂影堕寒溪,赏心正与幽人期。
凭轩一俯吟思发,雕肝镂肺成新诗。
水流月出咸自尔,去来休论东与西。
经年不见意弥亲,来惬相思洗吏尘。
陋邑苦难留上客,好山终是恋高人。
同看腊底梅筠月,便想云间笋蕨春。
抖擞身章却冒尘,袅蹄顾影也逡巡。
銮坡寓宿非其地,莲烛操文自有真。
字直由来同古语,位高兼复见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