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千年百尺凤凰台,送尽潮回凤不回。


白鹭北头江草合,乌衣西面杏花开。


龙蟠虎踞山川在,古往今来鼓角哀。

香阁临清汉,丹梯隐翠微。


林篁天际密,人世谷中违。


苔石衔仙洞,莲舟泊钓矶。

兹山势将飞,宫殿压其上。


江潮正东来,朝夕似奔向。


当时结构意,欲敌汴都壮。

双峰开凤翅,秀出南湖州。


地势抱郊树,山威增郡楼。


正逢周柱史,来会鲁诸侯。

落木惊高秋,旅食念行役。


含羞古祠花,青蕊未堪摘。


云山不着脚,佳节似可惜。

江上秋风吹鬓丝,古台又落我游时。

六朝往事青山见,四海闲人白鸟知。

诗卷也充行李货,布袍不直酒家资。

蜿蜒曲龙腰,山间隐楼观。
孤高伏龙角,浮图刺云汉。


修林霜雪馀,落叶青红乱。

数篇曾见使君诗,前后登临各一时。


妙舞新声难得继,清风明月却相宜。


朱阑行遍花间路,看尽当年题壁处。

谪仙当日事狂游,槌碎黄鹤夸风流。


有无较版则且置,格高兴逸吞山邱。


故宫登楼名偶似,远眺欲见蓬瀛洲。

六朝形胜,想绮云楼阁,翠帘如雾。
声断玉箫明月底,台上凤凰飞去。
天外三山,洲边一鹭,李白题诗处。

朝发凤州郭,浓阴蔽千里。
陟岭攀危梯,渐入层云里。


隔手弥漫不辨人,肩舆飘渺凌虚起。

鹤山吹笙去不还,空留梯石白云间。


尘凡自愧无仙骨,独对岩扉试一攀。

凤山东海际,苍翠白云封。


峭壁悬梯近,幽林挂瀑重。


虹蜺侵绝涧,星汉接危峰。

磴道苍苔古,缘云上石梯。


依微残雨雪,迢递拂云霓。


乍可临仙路,谁堪驻马蹄。

南山佳气郁嵯峨,特地扁舟百里过。
缓步暗扶筋力倦,高登偏觉海天多。
闺中素练衣初具,天上风云气向和。
貂帽金鞲绿裤襦,骑童自狎小毡车。
黄金博得歌姬笑,却笑先生夜读书。
雪花一丈欲齐楼,人住凤凰台上头。
雪隔淮南数千里,青山断处是滁州。
已捣狐兔窟,重登凤凰台。
凤凰台上圣人作,净扫六合无纤埃。
白日出,青天开。
瓦官上下登临地,铜浑周遭气序哀。
古寺斜阳人独到,高台何日凤飞来。
九淮疏凿通王气,六代兴亡问劫灰。
缭垣桐数树,知是阿谁栽。
鸣凤久不至,游人空自来。
春声归百鸟,古意薄层苔。
楼凭青嶂迥,人到上方稀。
古寺愁春雨,疏钟送落晖。
云林孤迹远,法界一尘微。
凤凰台上望长安,五色宫袍照水寒。
彩笔十年留翰墨,银河一夜卧阑干。
三山飞鸟江天暮,六代离宫草树残。
梧桐叶落秋风老,人去台空凤不来。
梁武台城芳草合,吴王宫殿野花开。
石头城下春生水,燕子堂前雨长苔。
春阴连塔净,独上坐氤氲。
俯听山中雨,平看天畔云。
割来城树色,划断海夷氛。
山前古洞白云封,楼上岚光雪后浓。
老去诗名惭赵嘏,醉来豪气逼元龙。
一人有庆乾坤大,千里宣恩雨露重。
阿阁久虚天上瑞,凤雏今见日边回。
维舟暂阻三江路,振羽忽登千仞台。
薰吹顿收炎暑去,清尊偏对晚凉开。
根竹支筇,葫芦载酒,登高刚试新晴。
问荒台遗迹,野草青青。
零落苔封断炮,都付与、朝夕潮声。
石磴云萝手自扪,披襟独眺凤凰墩。
寒烟日暮埋山骨,白露秋深冻草根。
雁阵排空风断续,鸦声绕树月黄昏。
凤凰山对凤凰台,曳屐攀援破紫苔。
长堑当年称地险,石门终古向天开。
孤帆云尽横江去,九镇春深细雨来。
西风扫建业,六朝倏更代。
孤凤何年来,高台此留待。
唐家日方中,忧昃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