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谯门对耸压危坡,览胜无如此得多。


尽见西山遮岱岭,迥分东野隔新罗。


花时千圃堆红锦,雪昼双城叠白波。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


法供坐令微物重,色难归致孝心纯。


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蠙珠出泗滨。

齐景恋遄台,周穆厌紫宫。


牛山空洒涕,瑶池实欢悰。


年迫愿岂申,游远心能通。

楼外浮云何可攀,聊持樽酒共销闲。

归心欻起登临际,春色来从想像间。

晚雪晞时见芳草,沧波尽处欠青山。

横紫烟光凝上方,人家宛在水中央。


一重一掩肺脯地,某水某丘游钓乡。


忆我频年枉书札,与君连日醉壶觞。

万航如凫鹥,一水如虚空。

此地接元气,压以楼观雄。

我来自中州,登临眩冲融。

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


人家日暖樵渔乐,山路秋晴松柏香。


隔水飞来鸿阵阔,趁潮归去橹声忙。

晚景登楼望,波涵夕照明。


观澜清俗虑,倚槛动诗情。


孤鹜冲霞去,扁舟向海行。

孤峰巨石如巨屋,雨脚云头互翻覆。


海螺脱壳还太虚,五丁凿破混沌腹。


何人窣堵居中间,澹公白骨归空山。

天空海阔岩岫迥,云开月落钟磬冷。


夜长烛短光摇摇,不见孤僧见孤影。


普陀老子丈六身,伽黎璎珞金光炳。

共携短策与长镵,采得茱萸手自缄。


山路细通多宝塔,秋风先到七斤衫。


蝉声断续吟红叶,鹤语差池下碧杉。

疾风鼓穷冬,大海势一变。
顿收浩溔形,坐获奇丽观。
耸身列缺旁,侧足虬龙畔。
万里波涛惊绝汉,高楼回首几人悲。
休将作赋拟王粲,错比行吟哀楚词。
寒日独悬沧海外,浮云欲变古今时。
三春风日丽,抠衣登重基。
千仞插青霄,八方蟠龙骊。
呵护自何年,乃以藏吾师。
移洛苍松影已虚,危栏风冷意萧疏。
雪姑此日空翻羽,绿瓦新禅竟变居。
岭外共忘征汇始,卸庄谁念得名初。
卢龙东望太行孤,重镇今劳汉大夫。
此日楼船沧海戍,如山刍粟九关符。
檄成赤羽飞防塞,赐有彤弓挽射胡。
谁期朱绂客,书札问抽簪。
云梦田非赐,王官谷自深。
隐招青桂长,禅悦白烟沉。
钱塘江潮秋最巨,未抵盐官十之五。
我来盐官塘上立,月初生霸日蹉午。
江水忽凝不敢东,海口哆张反西吐。
淮楚年年一番秋,西风惯识古谯楼。
金汤城壁休清野,玉帐英雄未白头。
霜草万家人冷落,冻云千叠雁绸缪。
登台纵目望罗浮,台下飞来二鹤楼。
君自解囊邀我醉,踏歌归去卧丹丘。
高台令节一跻攀,未敢题糕大醉还。
白社群才骚兴剧,堪怜落帽似龙山。
社会追欢逸兴频,饮如河朔醉为真。
预酬令节登台客,先笑王风落帽人。
竹杖扶行荒径远,菊花采插满头新。
幽人把臂海云间,十日重登赋小山。
台上且看篱菊绽,酒中那计杖钱悭。
扁舟远水仍同泛,白雁联翩顷过关。
暑退凉初至,登楼客思清。
鱼帘桥外密,稻陇寺前平。
云起连潮色,风过带磬声。
爱山每结庐,两奥此一旷。
檐摩绝顶云,栏俯隔江嶂。
来薰带野绿,上月挟溟涨。
万顷沧浪着此台,金银楼阁望中开。
交疏尽向虚无结,登眺都惊妙有裁。
文武古今新重地,郭萧前后济时才。
截断云根路欲穷,层峦步步入寒空。
百年踪迹登临外,万里关河指顾中。
阳雁叫霜过北浦,晓梅含蕊候春风。
深山更有山深处,万道洪崖鸟道通。
古洞梅花同雪白,傍岩枫叶染霜红。
千峰隐映斜阳里,一雁低徊薄雾中。
步出孤高四望穷,万山千壑此称雄。
幽探忽到云关外,残梦空生石榻中。
别涧尽馀苔藓绿,隔溪虚映雪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