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周郎幽趣,占清溪一曲,小桥横渡。
溪上红尘飞不到,惟有白云来去。
出岫无心,凌江有态,水面鱼吹絮。

使君抑何忙,宁不思故山。


茫茫天壤间,鸟倦犹知还。


石田紫芝老,茶灶碧藓斑。

宿雨净秋旻,青天掩白云。


孤峰秀突兀,叠岭琢氤氲。


雪似昆仑拥,山疑玄圃分。

爱汝白云色,萧萧佛日间。


有时归法钵,无意卧禅关。


生灭了何碍,卷舒长自闲。

白云西来,弥漫四垂。
虽有赤骥,畴能不迷。
将子暂留,有桃如饴。

虬髯虎颧任公子,钓鳌不得万缘死。


舍身断拟作佛奴,手结团焦白云里。


此云袅袅复辉辉,有如菩萨拖白衣。

何当白云吏,同上白云楼。


海月分余坐,天风揽客裘。


语来高岭失,曲罢片鸿愁。

春来元气日氤氲,大岩小岩屯白云。


山人自是陶弘景,纵有那应分赠君。

行散到古院,翛然遇真师。


落日澹眉宇,清霜疏鬓丝。


饭温初煮石,丹冷旧封泥。

东望辽阳泪并流,翩翩归鹤向浮丘。


白云终古随魂气,飞作天南一片秋。

离离宿草几经春,万里相寻珠海滨。


母子繇来如水月,黄泉重见不关人。

山翠阴阴欲变霞,水帘开处有人家。

生憎洞口菖蒲水,片片随流是落花。

白云山上水,几处作名泉。


今夕龙团味,全胜蟹眼鲜。


湍流非瀑布,仄出向岩烟。

谷口烟深昼不开,松声卷起鹤舒台。


风吹瀑布时时断,飞作晴川数道来。

泠泠白云泉,流向白云边。


泉水流不断,白云飞上天。

白云留一宿,同听海潮音。


渔火空江乱,钟声隔院沈。


烟光浮半榻,花气结层阴。

翼翼山千朵,萧萧屋数间。


石崖不可度,门径几曾关。


绿树经秋在,白云终日闲。

上人别后未能参,一首新诗自北南。


萧寺深沉香火冷,白云闲锁旧禅庵。

心随白云远,亦随白云迟。


欲随白云灭,白云无尽时。

遥望白云来,转见白云去。

白云去不来,不知散何处。

披云来访郑安期,卓锡兼寻景泰师。


名士无聊托仙佛,神州有泪混华夷。


蒙蒙海色闻边角,莽莽春愁上酒旗。

宣统二年春二月,尉佗城外作清明。


江山霸气无今古,莺燕时光半雨晴。


玉舄难逢方外士,银枪空吊劫馀兵。

鹤舒台边蹑紫烟,龙泉寺畔斟碧泉。


千峰云气酿秋色,踏云访客安期仙。


湖菊流黄涧蒲翠,花簇秋觞修禊事。

苦口人间度有情,一微尘里万魔生。


于今铲却机锋语,宴坐空山看月明。

袖君诗入白云去,吟向白云山上头。


潭底睡龙惊起听,万峰明月一轮秋。

寒镫寂照梦难成,但觉逢僧尚有情。


关外客船喧野岸,枕边官马踏残更。


两淮烽火人初静,千里星霜雁独征。

白云深处旧岩扉,苔藓苍苍一径微。


翠壁红泉分鸟道,石林精舍挂僧衣。


三峰月出闻猿断,五粒松香见鹤飞。

小车芳径出金山,瞥见仙人水石间。


后客应推先客主,行云不及定云闲。


烟霞自熟孙登啸,笙鹤应嗤阮肇还。

紫筼之筼筼满林,白云之云云复深。


忽见南山有真意,时闻好鸟流清音。


盆翻玉女当窗雪,棋款仙樵石几阴。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
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
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