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玉笛未黄昏,冰滩已清浅。


疏影不胜妍,愁心为谁远。

且喜梅花开,莫嗟梅花小。


花小风味深,此意君已了。

邃谷新华馆,风烟再吐吞。


旧眠闻野鹿,遗恨响惊猿。


共赏忻同趣,分携怆别魂。

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五老隔青冥,寻常不易见。


我来骑白鹿,凌空陟飞巘。


长风卷浮云,褰帷始窥面。

岁晚霜林落叶稠,携家来作鹿门游。


偈言恍似前生说,诗稿犹烦侍者收。


身上征衫抛未得,山中灵药采无由。

浐曲雁飞下,秦原人葬回。


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

紫凤真人府,斑龙太上家。


天流芝盖下,山转桂旗斜。


圣藻垂寒露,仙杯落晚霞。

要吹灯,中有作。
离暂别休疑却。
游白鹿观头看,前便是成行脚。

驻跸三天路,回旃万仞溪。


真庭群帝飨,洞府百灵栖。


玉酒仙垆酿,金方暗壁题。

李渤结庐后,绛帐开紫阳。


经纶归性命,道德焕文章。


剖析危微旨,从容礼法场。

东林香火散秋烟,淡薄儒门更可怜。


问道不曾逢总老,结庐何处访穷禅。


山空疏把文公盏,潮落都无子静船。

只去都门十里强,竹阴流水绕回廊。


满城车马皆知有,每唤同游尽道忙。

寺枕清江荫碧梧,萧然景物类东吴。


登临忽动思归兴,不待秋风可鲙鲈。

白马小儿窃天禄,青牛老人去函谷。


君今白鹿行翩翩,岂为茅山高卧足。


乾坤此日尚鸿蒙,王霸雌雄一笑中。

【其一】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其二】

一上西园避暑亭,芰荷香细午风轻。

兹山信雄深,钟梵上云雨。


微吾紫阳翁,几何不豪取。


有来青牛车,肯作白鹿主。

洞中于世本无求,一落人间几见秋。


和月看时迷濯濯,隔云听处认呦呦。


未容鹤客矜风韵,应许猿翁作品流。

迹不偕兮心相疑,欢虽谐兮愁易离。
君荷衣兮蕙带,逍遥山中兮桂为盖。


天门兮既辟,腾而上兮云之际。

绿萝兮紫萸,桂生兮罗户。
风飒飒兮若有望,神驱雨兮泉浪浪。


跞我阶兮坐我几,以彭郎兮挟匡父。

吹玉箫兮眺帆,浦横蔽江兮美无舸。
謇踯躅兮旋望,宛窈宨兮山之左。


陟山左兮降右,忽而来兮倏而去。

洞原路冰山径微,二子日游过夜归。


岩宫割刻遍览读,马时跄跌泥在衣。


顷来烈风号季冬,雪霾不见五老峰。

东南自有匡庐山,遂与天地增藩卫。


山根插入彭蠡湖,峥嵘背杀三江势。


地因人胜古有语,于乎万物随兴废。

旷哉超世志,缅邈平生思。


郁壹眷名迹,久注匡山陲。


南涉枉嘉命,果谐夙所期。

情高忽凌厉,步健轻巉缅。


葛弱亦须扪,崖滑每独践。


涉清爱重屡,探阻遗惊眩。

十亩堂开旧典刑,诗成白鹿也来听。


群山靡靡水争出,独树荒荒鸟自鸣。


烟散香炉浮俎豆,苔生漱石上檐楹。

湖水之阔阔莫收,庐山之高高莫俦。


青连百越诸天近,影落东溟海若愁。


驿下风湍深驻桨,山腰樵路曲沿流。

朱陆当年此讲闻,晓然义利一时分。


要知义利真消息,物我心生胜火焚。

如何瀑布不飞津,秋后山枯山亦贫。

纵有真龙能作雨,真龙亦自解全身。

白鹿山人白眼多,胸中垒磈柰君何。


昨宵梦语阳明月,又共天台月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