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ái lù dòng dú duì tíng。
白鹿洞独对亭。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wǔ lǎo gé qīng míng,
五老隔青冥,
xún cháng bù yì jiàn。
寻常不易见。
wǒ lái qí bái lù,
我来骑白鹿,
líng kōng zhì fēi yǎn。
凌空陟飞巘。
cháng fēng juǎn fú yún,
长风卷浮云,
qiān wéi shǐ kuī miàn。
褰帷始窥面。
yī xiào réng jiù yán,
一笑仍旧颜,
kuì wǒ bìn xiān biàn。
愧我鬓先变。
wǒ lái ěr wéi zhǔ,
我来尔为主,
qián kūn yì yóu chuán。
乾坤亦邮传。
hǎi dēng zhào gū yuè,
海灯照孤月,
jìng duì yǒu yú juàn。
静对有馀眷。
péng lí fú yī shāng,
彭蠡浮一觞,
bīn zhǔ liáo chóu quàn。
宾主聊酬劝。
yōu yōu wàn gǔ xīn,
悠悠万古心,
mò qì kě wú biàn。
默契可无辩。
以上为【白鹿洞独对亭】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曰:“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加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但仙家说虚从养生上来,佛氏说无从出离生死苦海上来,却于本体上加却这些子意思在,便不是他虚无的本色了,便于本体有障碍。圣人只是还他良知的本色,更不着些子意在。良知之虚便是天之太虚,良知之无便是太虚之无形,日、月、风、雷、山、川、民、物,凡有貌象形色,皆在太虚无形中发用流行,未尝作得天的障碍。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先生曰:“这些子看得透彻,随他千言万语,是非诚伪,到前便明。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如佛家说‘心印’相似,真是个试金石、指南针。
王守仁 · 明代 · 诗
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慄。深谷多凄风,霜露沾衣湿。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
穷崖多杂树,上与青冥连。穿云下飞瀑,谁能识其源?但闻清猿啸,时见皓鹤翻。中有避世士,冥寂栖其巅。
春山路僻问归樵,为指前峰石径遥。僧与白云还暝壑,月随沧海上寒潮。世情老去浑无懒,游兴年来独未消。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是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景,茆茨松竹泻寒声。
楼台灯火水西东,箫鼓星桥渡碧空。何处忽谈尘世外,百年惟此月明中。客途孤寂浑常事,远地相求见古风。
杜甫 · 唐代 · 诗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
陆游 · 宋代 · 诗
夜半不成寐,起寻微月行。风生惊叶堕,露重觉荷倾。兀兀酒中趣,悠悠身后名。
王安石 · 宋代 · 诗
渌绕宫城漫漫流,鹅黄小蝶弄春柔。问知公子朝陵去,归得花时却自愁。
归有光 · 明代 · 诗
黾勉复行役,殷勤感故知。悠悠寒水上,猎猎朔风吹。弹雀人多笑,屠龙世久嗤。
张籍 · 唐代 · 诗
征人遥遥出古城,双轮齐动驷马鸣。山川无处不归路,念君长作万里行。野田人稀秋草绿,日暮放马车中宿。
梅尧臣 · 宋代 · 诗
逆水乘风上,蒲帆满挂樯。日行知几里,江渺不分疆。宿浦随潮入,逢人问路长。
郑谷 · 唐代 · 诗
高名向已求,古韵古无俦。风月抛兰省,江山复桂州。贤人知止足,中岁便归休。
屈大均 · 明代 · 诗
贤兄作仙吏,惠政在高凉。岂意玉棺堕,频令珠舄亡。三吴匍匐至,五岭瘴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