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殷勤傍石绕泉行,不说何人知我情。


渐恐耳聋兼眼闇,听泉看石不分明。

边城已在虏城中,烽火南飞入汉宫。


汉庭议事先黄老,麟阁何人定战功。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岩下鸣泉淅沥飞,谁知山店亦幽奇。


已过野橘分金日,未见寒梅喷雪时。


旋洗云粳炊白玉,自挑霜菔缕青丝。

俨俨耸石壁,拆穴中流泉。


断崖散激激,曲窦藏涓涓。


蓄润活古藓,烝虚发晴烟。

淡日凉风雨乍收,赐金田畔纵遐游。


数声渔笛闲听罢,人意清和泉石幽。

何处名山可遁藏,紫云天柱寄山堂。


清风明月为衾枕,阖辟乾坤共弛张。


静笑千峰生雾霭,声闻十里如鸾凰。

井地来时许共耕,八家同井作人情。


约筵消得公田入,木铎恭听圣教鸣。


灵鸟歌时红药舞,钧天奏罢紫云生。

甘泉于石泉,本性同气味。


合是清者流,异派为兄弟。


石泉别甘泉,白日飞黄去。

石泉在樵东,烟霞在樵西。


同家宇宙内,况复同藩篱。


若欲散沈郁,登高以眺遐。

紫云在云外,幽居紫云里。


空谷烟萝深,深藏配君子。

道旧西樵馆,山尊亦偶同。


独邻归草草,不得看诸峰。

蟹眼不绝西坡陀,涓流直下成江河。


君钓石泉歌不得,江门渔父为君歌。

矗竹为篱松作门,石楠阴底藉芳荪。


方袍近日少平叔,注得逍遥无处论。

尘壒驱驰愧我形,鬓衰非复旧时青。


偶随冠佩登仙署,未有涓埃报帝庭。


省阁优闲无吏牍,山川名胜有图经。

露洗秋容一片清,远山高与雪争明。


贤侯元是岳神降,上相先从佛腊生。


画戟不妨当燕寝,白囊无复到鸡城。

胸次玻瓈湛不摇,高风炯炯揭冰条。


昆墟已泻南轩派,蜀贡犹传北斗杓。


问学有源天一水,文章无尽海门潮。

依刘殊乏仲宣才,方重相逢笑口开。


恶况败人佳思尽,寓公贻我好诗来。


夜寒归梦迷松菊,灰冷尘踪混草莱。

强求斗升禄,三年困山城。


羁栖不敢恨,眼为溪山明。


上借台府宽,下遂吟啸情。

曾闻陆羽题招隐,天下标名第六泉。


紫岫更饶甘露味,洪源高出石流鲜。


子瞻到处西湖在,宏觉他生铁镇传。

不来三十载,僧与寺俱非。


棕屦延苍藓,蒲团坐翠微。


溪传松顶相,风助竹谈机。

禾黍桥南君故家,仙游时唤鹿将车。


穿云惯识金芝草,扫雪频收石乳花。


流水闲通蒲涧冷,青山低护药栏斜。

金陵千古帝王州,送尔东南万里游。


卖药有时来海市,烧丹何处觅神丘。


钟山日落回龙虎,淮水天清入斗牛。

送君西还酌君酒,更出都门折杨柳。


怜君自是同乡人,上马欲别愁回首。


风帆五月上瞿塘,却望石泉如故乡。

闲寻隐者忆重论,路绕荒田水绕园。


何日山中收药去,满林修竹不开门。

竹杖棕鞋意自便,藓墙莎径色相鲜。


平畴涨麦云连海,绝壁蟠松盖倚天。


竟日虎岩延眺瞩,何时蟹井费攀缘。

忆昔读书西城寺,刘生手握青瑶字。
言爱白附山中石上之飞泉,乞余为扫银河篇。


剡溪雪藤刳作笺,皛如巫峡片云飘我前。

空山惟习静,身世两相捐。


春草芳夕渚,风潭鸣暗泉。


云清独鹤梦,月照幽人眠。

天孙织锦机边石,粲若云霞成五色。
乘槎仙人携之归,腾入沧溟深莫测。
波涛蚀啮千载馀,上产百尺青珊瑚。
枢君有美子,酷爱柳柳州。
作诗陋元白,欲拟晋魏俦。
情知鸾凤穴,不宿燕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