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


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


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

长安雨洗新秋出,极目寒镜开尘函。


终南晓望蹋龙尾,倚天更觉青巉巉。


自知短浅无所补,从事久此穿朝衫。

楼外秋寒知不知。
看看又到菊花时。
半窗白日影如驰。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
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
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

天似洗。
残秋未有寒意。
何人短笛弄西风,数声壮伟。

高柳横斜,冷光凌乱摇疏翠。
露荷珠缀。
但见鸳鸯睡。

翠湿篁阴小阁寒。
酒消浑不耐,越罗单。
水蘋风起烛枝残。

细雨催秋秋欲破,黄花入梦难轻过。


在水苍蒹日系思,满庭霜叶时相播。


群飞刺天尔何物,劲翮横霄馀一个。

郑卫声中听雅歌,父仇莫奈母恩多。


无人出任纲常主,空有乾坤著羽毛。

高秋水村路,隔岸见人家。


好是经霜叶,红于带露花。


临罾鱼易得,就店酒难赊。

江介秋以风,芜城更萧索。
丛薄陨其英,繁林纷且落。
清波何湛湛,露下警孤鹤。
秋霁无风日自曛,飞虫偪塞似屯云。
老夫漂荡居夷久,只恐乘空是廪君。
秋声夜到秋香院。
重帘试卷都开遍。
只似旧时香。
西风斜日酿清愁。
怕登楼,又登楼。
笑举一尊浊酒饯残秋。
今年时雨即时旸,用向田园每恰当。
刈者不愁耕者喜,似曾真宰与商量。
联翩衔尾下深溪,又是当年竭泽时。
玉烛均调何日是,舂陵三叹次山诗。
漆园逸气藐云霄,吏部英词揭斗杓。
未用鸡虫分得失,笑看鹏鴳两逍遥。
明时一士不遐遗,臣子无才盍自知。
骑马趋朝常处士,几人笑诵醉翁诗。
驿吏持来郡吏批,丁宁急急趁符移。
儿童骇汗催科急,趣驾元来荷圣慈。
已落关东叶,空悬浙右心。
寒灯随故病,伏雨接秋霖。
客话曾谁和,虫声少我吟。
秋日气候佳,水木俱澄鲜。
长天开远曙,高树吟哀蝉。
半岭度落日,云收众峰偏。
茝兰哀怨接湘累,几日浮邱挹袂来。
万古关门蹲虎豹,百篇藏箧走风雷。
功名云薄生徒壮,恩怨山重死亦灰。
凉风吹几日,木叶下庭柯。
秋色先人老,诗情向晚多。
望云知海气,闻鱼想边歌。
小园松竹尽环围,水槛烟明撤烛辉。
对月几人犹绿鬓,入秋易怨是瑶徽。
路穷星汉家何处,书滞长安雁亦稀。
江州耕凿少生事,田园坐废生悲风。
遗黎日久入坎窞,发长心短千村同。
畏贼私含畏官泣,热泪暗洒浔阳红。
甲辰迤逦至今年,药灶殊劳日夕煎。
血气任他销与铄,向来诗骨已成仙。
秋日气候佳,水木俱澄鲜。
长天开远曙,高树吟哀蝉。
半岭度落日,云收众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