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诗如水淡功差进,身似云孤累转轻。


落叶拥篱门巷晚,一枝藤杖且闲行。

迢迢枕上望明河,帐薄帘疏奈冷何。


不惜衣篝重换火,却缘微润得香多。

园丁傍架摘黄瓜,村女沿篱采碧花。


城市尚馀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少年万里度关河,老遇秋风感慨多。


草圣诗情元未减,若无明镜奈君何。

星斗阑干河汉流,建州风物更禁秋。


年来多病题诗懒,付与鸣蛩替说愁。

暮年身世转悠悠,又向天涯见早秋。


昨夜月明今夜雨,关人何事总成愁。

形骸岁岁就枯朽,意气时时犹激昂。


水远浮鸥方浩荡,霜高残菊更芬芳。


人皆有舌是非在,劫未成灰时世长。

寓世久成赘,忘家生若浮。


安能三太息,惟有四宜休。


屋坏无全堵,船轻每信流。

独立离人境,幽居察物情。


蚁知军阵法,虫作纬车声。


身老惟贪睡,儿痴亦惰耕。

苦雨无时止,幽人空复情。


少眠知夜永,久病喜秋清。


萤傍疏帘度,蛩依坏甃鸣。

火食非初志,衣尘每自哀。


危途触滟滪,归兴薄蓬莱。


逋客传琴调,高僧乞药栽。

昨者风雨过,浩然天地秋。


年光双雪鬓,生计一渔舟。


卖药来查浦,听猿到沃洲。

望远目犹明,登高脚更轻。


每思游赤壁,时梦上青城。


灯下书如蚁,花前饮似鲸。

种树清阴满,钞书蠹字穿。


老身犹在世,屈指不知年。


弃纸储诗稿,长筒聚药钱。

秋暑虽犹在,晨兴气已清。


蛮童扫荒径,獠婢涤空铛。


病树有凋叶,残蝉无壮声。

曩得治中俸,湖山偶卜居。


身尝著禾谱,儿解读农书。


遇事绝欣厌,接人均戚疏。

心常凝不动,形要小劳之。


活火闲煎茗,残枰静拾棋。


晒书朝日出,丸药昼阴移。

典琴沽市酿,卖剑买吴牛。


鸡黍随时具,江山到处留。


随僧日一浴,笑吏月三休。

客思残荷外,农功晚稻前。


祭多巫得职,税足吏无权。


浦溆家家钓,村墟点点烟。

村晚归牛下,林昏宿鸟喧。


微升天际月,半掩水边门。


衣杵悲边信,渔歌断客魂。

居在三家聚,门才一木横。


用宽缘岁乐,敛薄为时平。


疏树叶迟落,远村灯更明。

群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嵷。


巉岩想诗老,瘦骨寒愈耸。


诗老类秋虫,吟秋声百种。

孤管叫秋月,清砧韵霜风。


天涯远梦归,惊断山千重。


群物动已息,百忧感从中。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邢侯秋卧疴,挥毫见深衷。


赓者二三子,翕然笙磬同。


不为儿女姿,颇形四方风。

憬彼高句丽,来修裔夷职。


天都富如海,劳汝送涓滴。


舳舻尾相衔,远近困供亿。

寂寞蝉声静,差池燕羽回。


秋风怜越绝,朔气想台骀。


相去数千里,无因同一杯。

城南平野寒多露,窗壁含风秋气度。


邻桑槭槭已欲空,悲虫啾啾促机杼。


柴门半掩扫鸟迹,独抱残编与神遇。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雨开芭蕉新闲旧,风撼筼筜宫应商。


砧声已急不可缓,檐景既短难为长。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