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上清秋昨夜回,渔扉正对荻洲开。


志存天下食不足,节慕古人谗愈来。


风际纸鸢那解久,祭馀刍狗会堪哀。

北渚秋风凋白蘋,流年冉冉默伤神。


强颜未忍乞墦祭,积毁仅逃输鬼薪。


半榼浮蛆初试酿,两螯斫雪又尝新。

圣世优容许乞身,归来犹幸齿齐民。


渔家那有悬车地,蔬食何施祝鲠人。


獠婢临溪漂衣絮,蛮童扫叶续炊薪。

瘦尽腰围白尽头,悲蛩声里落梧秋。


短檠且慰经年别,裋褐犹怀卒岁忧。


天地无私嗟独困,风霜有信又残秋。

畏涂历尽百年中,老卧穷阎一秃翁。


衣杵凄凉常带月,井桐零落不禁风。


空文久悔雕虫技,大学方施习射功。

扶杖龙钟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


醉中光景似得志,梦里朋侪如少时。


落笔龙蛇仲蒙帖,满怀风月季长诗。

金风万里思何尽,玉树一窗秋影寒。

独掩柴门明月下,泪流香袂倚阑干。

优哉遵渚鸿,自得养身旨。


不啄太仓粟,不饮方塘水。


振羽戛浮云,罝罗任徒尔。

西风吹垂杨,条条脆如藕。


上有噪日蝉,催人成皓首。


亦恐旅步难,何独朱颜丑。

重阳节后北风多,景物萧条可奈何。


叶带寒声风外落,雁随霜信月中过。


愁来万事纷如结,老去孤忠耿不磨。

江上晚来风,烟蔼蒙蒙,白蘋吹尽到丹枫。
流水落霞衰草外,离恨无穷。


极目楚云东,愁见归鸿,拒霜相倚夕阳中。

日白天青木叶凋,云山漫漫故乡遥。


石床坠露珠光动,碧砌幽花玉色销。


十载故人俱土壤,五更归梦负渔樵。

恩放归田又数期,少犹迂阔况衰迟。


日非夸父追能及,山岂愚公力可移。


前席虚怀何日报,细旃密启有天知。

跌荡当年赋两京,晚抛笔砚事春耕。


达空函启已心懒,读夹注书犹眼明。


金匮旧闻虚论次,香奁少作悔流行。

遍阅同参入涅槃,傍观尽怪老僧顽。


有诗传世天机浅,无史藏山笔钺闲。


梦境瞿庄更唤醒,醉乡陶阮夹扶还。

夜来几阵西风,匆匆偷换人间世。
凄凉不为,秦宫汉殿,被伊吹碎。
只恨人生,些些往事,也成流水。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

一行为吏百事废,幸此村州终日闲。


莫疑虎兕率旷野,正见虎豹守天关。


栊帘昼静燕已去,陂泽风高雁欲还。

秋日无远晖,秋草无美姿。


残蛩吊白日,寒鸟悲空枝。


时节一如此,余出怅安归。

永日付悠悠,年华逝不留。


风声送残暑,云色淡新秋。


吾道倘有待,穷通宁遽忧。

去岁中秋月,吾亲正在堂。


今年亲不见,此月若无光。


泪眼浑迷雾,衰毛半染霜。

盛夏关防少,深秋证候知。


脂寒饶涕唾,肤痒困疮痍。


故国山千叠,重阳菊一枝。

如仁故宜褒,小器自当贬。


圣言存至公,功罪岂相□。


□□微此人,孰御匪茹猃。

江上枫已丹,林中橘犹绿。


天寒百骸痛,抱膝玩幽独。


生世六十年,鲜荣足忧辱。

吾所学诗伯,近世惟二陈。


稍换后山骨,复写简□□。


□□足活法,亦复窥天珍。

寒士足奇士,贵人多俗人。


俗人尚自可,盗贼乘风尘。


子美客长安,悲歌惊鬼神。

齐梁陈隋诗,真可以不作。


至如晋宋间,渊明可无学。


盲统集文选,似以刖报璞。

欲雨雨不堕,谓晴晴无期。


秋阴白日暗,黯淡寒云垂。


华盛不长保,百卉忽已衰。

里选出井田,贤能贡王都。


亦有起农畔,在官为胥徒。


河汾著中说,明明析二途。

木落雨淅沥,灯昏鼠窥觎。


早卧定不寐,鲁经略卷舒。


共姬一妇人,葬与嫁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