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大夏资轻策,全溪赠所思。


静怜穿树远,滑想过苔迟。


鹤怨朝还望,僧闲暮有期。

玉光莹润锦斓斑,霜雪经多节愈坚。


珍重故人相赠意,扶持衰病过残年。

伟邛崃之美竹,初发迹于䍧牱。
有山而不险,有水而无波。


金声而玉节,故贯四时而不改其柯。

厉廉隅而不刿,故窃比于彭耽之寿。
屈曲而有直体,能独立于雪霜之后。


伯夷食薇而清,陈仲咽李而瘦。

万事实头方稳当,十分足陌莫跷除。


困来展席日里睡,读尽空中鸟迹书。

一筇九节添行李,用得人间处处尊。


只要上山行饱饭,莫将风雪打人门。

栽松道者身先老,放下锄头好再来。


八万四千关捩子,与公一个锁匙开。

南鸿北雁年年客,有个生涯主不知。


撼动从来忧乐事,夜窗风叶响棠梨。

客初西蜀来,遗我双筇竹。


上有红泪斑,断非湘娥哭。


尝闻帝魂哀,嚎血滴草木。

筇山美竹天下闻,有客钱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赠子九节斑烂文。


寻幽已得济胜具,傍险更策扶危勋。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


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本是子猷园里枝,今朝分取手中携。


自怜高节虚无物,野外山行得共伊。

筇竹杖,筇竹杖,敬斋惠我侔璆荡。
万里岷江下峡船,大竹一筒中贮两。
四明直在海东头,我得一条长在掌。
我有一枝筇,夭矫如游龙。
由来博望使西域,万里持寄衰病翁。
自蜀历楚入吴越,名山胜地多留踪。
庸蜀之西一竹筇,年来蜕骨已如龙。
扶登春殿谈经后,风雨时生掌握中。
信手公侯八十年,言归山泽更臞仙。
声名固自盖天下,耆老所当留日边。
满腹诗书真我有,一门簪笏自家传。
老僧邀我看山茶,叶底枝头尽着花。
雪后园林张绣幄,雨馀颜色醉丹砂。
芙蓉寂寞空成恨,芍药风流岂足夸。
手中忽把一枝筇,称我逍遥林下风。
不是西征车上物,临行自合与诗翁。
老来无物可支颐,正要一茎筇竹枝。
满袖清风秋月淡,陶潜绕遍菊花篱。
拂秽清尘志自殊,斯文危弱更当扶。
嘉言亹亹手尝御,高步徐徐身与俱。
驱犊几曾遭戏笑,化龙应亦在斯须。
万里携来自蜀州,老僧珍重许谁求。
相逢举赠宁无意,要我云山处处游。
露泣新芽九节筇,芽如雀舌节如龙。
烹来习习风生腋,拄上罗浮第一峰。
琴鹤为友朋,出入常拂拭。
生来节便高,故有扶危力。
六诏雕残旧战场,青山无恙一松长。
王孙老去荒祠在,颇耐兴亡是夕阳。
滇池赤藤使者,太乙青藜老仙。
如何一筇九节,拄到玉女盆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