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清时人物自风流,写竹真如老蓟丘。
绿水芙蓉思晋地,琼花芍药记杨州。
两昏云暗双亲恨,岁晚江空独客愁。

馆宿风雨滞,始晴行盖转。


浔阳山水多,草木俱纷衍。


崎岖缘碧涧,苍翠践苔藓。

孤舟欲泊思何穷,曾忆西来值雪中。


珠履少年初满座,白衣游子也从公。


狂抛赋笔琉璃冷,醉倚歌筵玳瑁红。

先生劲气类松柏,压倒柔脆千蒹葭。
发为人文疾于电,砚墨衮衮翻群鸦。


便合催归玉堂署,天子左右宣黄麻。

士以仕为业,野处无所耕。


近世所大患,苟进颓厥声。


苏子佩六印,相国不为荣。

延春阁下承恩日,是我经帷侍讲时。


方拥青编临绮席,遥看朱绂拜丹墀。


风微细草鸣珂佩,日暖飞花近鬓丝。

馆阁论思拜命新,风云近接属车尘。


受釐宣室多清夜,奏赋甘泉是暮春。


雨过落花行处少,日移高树坐来频。

霞飞海燕拂帘过,风卷鱼鳞剪绿波。


闲倚石阑数春事,满池红雨落花多。

欲落不落天上雪,欲去不去闽中人。
红尘香暖荔枝国,白日醉卧芙蓉茵。


功名富贵傥来物,政事文章奚足珍。

忆昔登天府,文华萃帝乡。


俊才鱼贯列,多士雁成行。


宝剑悬秋水,骊珠耿夜光。

一片暮云千里隔,石头城上望天台。


夜深婺女明如镜,雁荡山前雁尽回。

隔树幽禽送好音,沉沉幕府似云林。


小盆几个山茶落,桃叶满帘春雨深。

梦回山馆月西斜,曙色千峰动紫霞。


杜宇一声山竹裂,鹧鸪飞上野棠花。

此去成长别,频将雨泪挥。


空江片帆远,落日乱鸦飞。


白纸招魂葬,青山有梦归。

进士如公少,何期与死邻。


青山归葬骨,白发未封亲。


已矣官三郡,哀哉子一人。

白水轻烟古辋川,满山红叶稻平田。


悠悠客梦孤云外,落落诗情夕照边。


天阔风高黄鹤影,江空岁暮白鸥缘。

心怜旅寓各西东,长忆樽前笑语同。


故国鱼龙沧海上,仙家鸡犬白云中。


百年人物无多见,一代文章有至公。

中原自古多豪杰,晋国尤多贤大夫。


学问断无虚议论,功名须有大规模。


臂闲弓矢真良将,舌底诗书笑腐儒。

北来孤剑郁苍颜。
听时事,立谈闲。
秋隼正腾翻。

忠信与笃敬,蛮貊云可行。
行迈何壮哉,远涉万里疆。
我心久不远,宇宙如室堂。
剑峰重叠雪云漫,忆昨来时处处难。
大散岭头春足雨,褒斜谷里夏犹寒。
蜀门去国三千里,巴路登山八十盘。
望京门外,怕见催发,东风行马。
清到底、冰壶满了,欲借留来无计也。
祖劝酒、看依依情恋,都在眉尖眼下。
易为六经彝训祖,诗关万里风化机。
周孔派外谁复得,商赐言后知者谁。
穿凿簸弄到今日,家自为诗人自易。
水北山人类石洪,故居宛在画图中。
纵如雁荡留吟屐,何似鸥波看钓蓬。
出处要知天下重,声名当与古人同。
兼旬淫雨连吴楚,今日晴光满树头。
淮白鱼来人不网,冬青花落客凭楼。
借车踏水青秧出,拄笏看山绿树稠。
画山贵生气,画水如欲流。
哲匠精思得神解,俗工乃向丹青求。
僧繇以来到马夏,一变精工入萧洒。
旧业申台下,归心汝水东。
人皆干厚禄,君独有高风。
学圃家园侧,逃禅野寺中。
高人爱傍清江住,草屋松林带烟雾。
书帙闲栖案上云,钓竿静倚门前树。
树枝蜷曲交棠梨,上有古藤萦结之。
俞君手持一尺练,水色山光坐来见。
烟林嘉树蔚森爽,云磴寒泉飒飞溅。
茅亭萝径青石床,松风洒衣如雪霜。
登天台,望桂林,桂林邈在千里外,有母不见,使我三岁袅袅悬归心。
山海兮冥冥,桂林兮青青,安得身为云,从风上下兮日往来乎亲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