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朝见吴山横,暮见吴山纵。


吴山故多态,转折为君容。


幽人起朱阁,空洞更无物。

一夜秋声恼井桐,梦回得句寄西风。


诗成却问题诗处,正在东山东复东。

阁在青围翠绕中,何时我辈略支筇。


亦闻佳处无多子,只有千峰与万峰。

清潭石洞游俱遍,最后来寻此阁遨。


树木满林成芘荫,溪山围县恰周遭。


结交有味贫何害,薄酒虽村饮亦豪。

大陆题诗小陆和,宝鞍画戟传呼过。


两片顽碑未百年,已有牧儿来打破。

我家山水间,耳目厌华丽。


闻道浙西山,经年通梦寐。


从为远游客,忘却归来计。

屹然高阁虚且通,溪山增秀来薰风。


皆云闽境似此少,岂但为最沙阳中。


栋楹显敞制度巧,饰以黝白非青红。

高阁凝虚翠,虚斋泛碧川。


七峰连秀色,万户锁晴烟。


风物悲游子,登临集众贤。

山秀波平望不穷,此身浑堕翠光中。


兵戈满眼栖何地,注目溪头群玉峰。

重到沙阳十二春,新罹兵火为伤神。


欲论旧事无知者,只有青山是故人。

溪阁临虚面势宽,凉天佳月共追欢。


渔舟忽动水光碎,桂魄未高山影寒。


色染林峦烟漠漠,气侵笑语露漫漫。

法界惟心在处安,胜游须信得时难。


云峰远并山峰碧,天影深摇溪影寒。


去国不知流落恨,亲仁且尽笑谈欢。

笑携琴册上昆仑,分坐溪头藓石根。


崖树有霜飞老叶,野泉无雨落秋痕。


几番闲借樵人屐,何许追寻隐者门。

乍雨笼晴云不定,芳草绿纤柔。
燕语莺啼小院幽。
春色二分休。

高阁倚崚嶒,年来几度登。
危栏紫野竹,怪石抱枯藤。
上界空香坠,前山翠色凝。
凌翠阁,翠光寒不落。
公事馀闲日日来,檐前好鸟无惊作。
栏杆十二俯烟涛,冒雨从君一醉陶。
颇觉寒窗侵岛瘦,故将胜景助韩豪。
波声裂岸鱼歌远,水势横天钓艇高。
栏前碧玉四围宽,满座清风文字欢。
霜气袭人秋更爽,溪光耿月夜生寒。
登临顾我那能赋,姓字从公遂不漫。
万峰环绕西湖,一楼临水延空翠。
花明柳亸,名姝国士,一双同倚。
春梦回头,秋风信杳,彩鸾长逝。
铁瓮城边古道场,近来人说赞公房。
江盘北固山形转,云抱南朝树色苍。
世外青鸳谁结构,坐间紫鸽自回翔。
兰若凭高处,风虚阁自凉。
川林输望迥,日月对闲长。
洒落幽人暇,奔驰俗累忙。
为君弦断心悲伤,痴山迂祷出苍凉。
泉声涛韵入禅意,慰借登楼人断肠。
诗客名医不相左,可说才人无不可。
水程阅奔峭,十日厌鸣橹。
登高数飞鸿,秋气淡平楚。
地瘠草木瘦,日暮钟磬古。
环翠阁边无点埃,尽收清致助吟才。
溪头月落渔烟散,岸口城低野色来。
斜槛半依秋树出,小窗知为北山开。
高甍缥渺冠曾巅,一握孤云尺五天。
试向堂前参翠柏,要看地底出青莲。
吏局区区得暇难,倚崖高阁暂登攀。
群峰半出重林外,小艇横浮一水间。
霜叶信风随鸟逝,晚云沉石伴僧闲。
□尽烟波阔,风多客袂凉。
清谈饶有致,白日不知长。
麦陇高低熟,缫车哑轧忙。
山杪一泉迸,俯窥临日崖。
明珠不待拾,自溅入人来。
小阁面空阔,下临寒水清。
前山挂锦绣,日落转分明。
沙际小舟远,云间归翅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