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皱面黄须已一翁,樽前犹发少年红。


金丹乞与烦真友,只恐无名帝籍中。

百里见青山,言旋谅非徐。


风波仍水宿,龙蛇惊夜居。


明发尤惨澹,川途尚修纡。

昔我初识君,乃在浔阳城。


却数已十年,此地还见君。


积雨楚水高,落日淮山明。

高城欲去更徘徊,病眼登临强一开。


风物尽为愁里景,山川疑是梦中来。


此身双鬓何劳白,未老尘心可得灰。

紫蟹双螯荐客盘,倾来不觉酒壶乾。


雨多泽国蒲鱼美,秋至楚天风露寒。


老去论交嗟我晚,尊前一笑忆君欢。

二年海角寄东城,岁久移居亦有情。


去路山川嗟我远,旧时风月为谁清。


一廛受地今难继,三径怀归久欲耕。

萧萧晚雨向风斜,村远荒凉三四家。


野色连云迷稼穑,秋声催晓起蒹葭。


愁如夜月长随客,身似飞鸿不记家。

少年居士正安禅,法是怀公门下传。


已解出尘金里矿,何妨离欲火中莲。


苦心参道嗟予晚,极口随机恃子怜。

生涯飘泊一航轻,浩荡晴川送我行。


北望山川连海远,南来风月近淮清。


人家稻熟丰年满,泽国天高秋意生。

萧萧柳岸野风秋,虹挂前山晚雨收。


回首孤城空绿树,满川斜日放归舟。


年来双泪供愁尽,去去劳生几日休。

迂疏怀抱独君知,杖拂亲依即我师。


一句未能参妙道,数篇空复寄新诗。


子方奋迅云间翮,我厌追随世上儿。

海峤经行遍,还为闽岭游。


清泉涤馀瘴,小雨报新秋。


多谢故人意,来销羁客愁。

我脱鲸波险,君罹寇盗惊。


暌离四寒暑,会遇两蓬萍。


访旧半为鬼,问津多阻兵。

楚氛未静狼烽起,翠华摇摇无定止。


谋臣猛将如云屯,坐视胡雏渡江水。


我归自南时正艰,缭络间关万馀里。

清江湛湛波不兴,澄江际天如镜平。


火云突兀耸峰岫,倒影万丈摇空明。


扁舟归逐落潮急,聒耳但闻双橹声。

踏月穿云路几千,扣关来问我长年。


故人合是苏耽后,我道全归更问天。

腥风暂说静鲛潭,石首新尝到草庵。


常味番令食指动,病身未觉水鲜甘。


试和芹子心仍在,欲荐椿庭恨岂堪。

蛇窟纵横木短弓,霜风何处卷飞蓬。


清时欲献征黎颂,血刃犹夸甲胄雄。

炎氛莫近使君骖,清雨为洗瘴天南。


圣朝简畀公何忝,长夏驱驰老尚堪。


林下朝朝还暮暮,水边两两复三三。

镫前宴语。
底用踌躇商去住。
似猎重围。
层阴阁雨。
一径庭莎虫占去。
语笑心开。
今日自夸银海过,古来空羡雪溪游。
连天紫气迷金殿,绕郭青山尽白头。
高处寒多浑可奈,望中人远不胜愁。
金堤楸树折,北风布衣裂。
萧条认寺灯,青毡一斋雪。
雁飞霰频积,马饥冻犹策。
谁怜东郭生,尚作长安客。
冰天万里照,猎火仍残烧。
惟看灞上归,不见军中啸。
燕门城似铁,太行石为碣。
征人一骑还,何处关山月。
银海花边过,瑶林镜里明。
高楼吹玉笛,半是陇头声。
学书学剑早成名,老握阴符气未平。
太尉东行求剧孟,伏波南下得袁生。
凿空百战皆王略,蹈海孤臣岂世情。
萝窗映雪。
趁淡煤迅扫,天色都活。
屈攫交枝,斜上旁行,无人肯为侬折。
去年人日醉陈园,竹外风流洗瘴烟。
花落野桃春寂寂,潮回南浦水涓涓。
腊醅每谢邻邦使,北果常随贾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