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识如何唤作愁,东阡南陌且闲游。


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

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


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

六十齿发衰,岁月如逝波。


秦王酒瓮边,知复几经过。


欣然舍画楫,仄步扪青萝。

借得渔船溯小溪,系船浦口却扶藜。


莫言村落萧条甚,也胜京尘没马蹄。

数家茅屋自成村,地碓声中昼掩门。


寒日欲沉苍雾合,人间随处有桃源。

逢著园林即款扉,酌泉煮笋欲忘归。


杨花正与人争路,鸠语还催雨点衣。


古寺题名那复在,后生识面自应稀。

小雨重三后,馀寒百五前。


聊乘瓜蔓水,闲泛木兰船。


雪暗梨千树,烟迷柳一川。

大江西面小溪斜,入竹穿松似若耶。


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因寻野渡逢渔舍,更泊前湾上酒家。

严公钓濑不容看,犹喜桐君有故山。


多病未须寻药录,从今学取衲僧闲。

扁舟匆草出山来,惭愧严公旧钓台。


舟子未应知此恨,梦中飞楫定谁催。

新波得雨夜来添,淑景撩人意思恬。


三月光阴须解惜,一村花柳漫相淹。


踏青湖岸春衫薄,烧笋僧厨野饭甜。

秋色向幽处,浮家聊远寻。

醉来蓬鬓乱,卧入蓼花深。

云壑封诗物,烟波留客心。

皂河经雨水微沙,船帖台根日未斜。


三径就荒悲白土,一樽相属对黄花。


已将远眺收平楚,更遣清言到永嘉。

朋聚远方乐,游从智者欢。


旷怀欣四美,通志恣千端。


舟破光天色,人惊静夜澜。

金风吹碧野,玉露洒长干。


响屐犹堪想,悬晴那忍看。


清歌毋屡奏,高论可盘桓。

朋聚东南美,游穷日夜欢。


云山多气色,今古动波澜。


游鹿台何在,栖乌树几残。

上江落水渺莽中,入军溯水曲折通。


此镇巧当两汊路,每日饱看千帆风。


客知鼓棹白日急,人伤对镜玄发空。

江风吹得乌帽偏,江水惊秋狂拍船。


此身客远积乡梦,何日丹灵朝洞仙。


将军庙无老鸦异,罗汉院有古柏坚。

露冷潇湘夜景鲜,兰舟泛罢弄山烟。


崖翻潭影疑无地,岩敞云门别有天。


洞里征歌敲片玉,月中听雨响寒泉。

芦子东西野渡边,前朝宫殿赤乌年。
夕阳逗林钟磬响,涌泉堕地珠玑圆。
萧然冠服岂傲吏,偶尔宾从如登仙。
三山待逋客,双桨泛平川。
何意莺花伴,来寻虾菜船。
飘萍虽暂合,惊雁不成联。
武夷之山如画图,中有玉洞藏仙都。
一溪穿空舞澎湃,九曲度尽方盘纡。
细看直疑路中断,已转始觉川平铺。
楼头月色映溪沙,大海潮生拥汉槎。
有约浮山淹九月,偶来樵路访三花。
扬帆似借仙人驭,洗灶凭煎处士茶。
越乡穷佳丽,摇棹动川岑。
溪口湛桃色,谷中生鸟音。
人行翠崖小,松引空云深。
贪忙安得似偷闲,日日红尘倦往还。
买得小舟真似叶,败荷丛底看孤山。
郭外玄湖胜,风光欲暮春。
扁舟聊寄兴,泉石偶相亲。
万柳飘丝密,千莺转曲频。
中夏值端阳,来游曲水旁。
落霞侵殿阁,芳草过林塘。
竞渡歌声乱,开尊客思长。
行行三径曲,采秀绕湖滨。
山鸟能迎客,潭鱼不避人。
绿蘋依水净,红药袅烟新。
远度山桥野兴迟,辋川何处问王维。
繁花翠合迷深径,细柳青垂护短篱。
栖雀门前初近午,听莺林外亦多时。
梅坞参差柳岸黄,雪晴幽意满轻航。
正思招隐无公右,敢妄临流滥我长。
九陌嚣尘方隔断,五湖春色又弥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