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


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


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


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


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

素娥大作中秋节,一夜广寒桂花发。


天风吹堕绿野堂,夜半瑶阶丈深雪。


梅仙不知天尚秋,只惊香雪点搔头。

张公知观。
性命堪搜常作观。
勘破嚣尘。

任公节级。
肯救危难常济急。
此去淳于。

一气才新物未知,每惭青律与先吹。


雪霜迷素犹嫌早,桃杏虽红且后时。


云鬓自黏飘处粉,玉鞭谁指出墙枝。

朝始一枝开,暮复一枝落。
只恐雨淋漓,又见春萧索。


侵晨结驷携酒徒,寻芳踏尽长安衢。

每爱江城里,青春向尽时。


一回新雨歇,是处好风吹。


破石黏虫网,高楼扑酒旗。

今岁游山已恨迟,山中仍喜见辛夷。


簪缨且免全为累,桃李犹堪别作期。


晴后日高偏照灼,晚来风急渐离披。

凌霄产朱夏,因依郁青苍。


引蔓絓高树,垂阴近中堂。


炎风媚朝景,暑雨湿红芳。

客路青山,诗心红豆,计程今也还家。
蛛丝报喜,消除病里才华。
银液酒,玉川茶。

昼漏沈沈倦琐闱,西垣东观阅芳菲。


繁花满树似留客,应为主人休浣归。

野寺春风二月馀,辛夷着花红锦舒。


诗人梦把一采笔,佛海幻出秋芙蕖。


芳菲宛入右丞坞,馨香儗载灵均车。

昔日少年今渐老,追忆旧游,而今难得。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前朝旧宅。
秦淮畔、走马听莺,几醉笙歌月。

寄问中朝光禄勋,马头春色喜堪闻。


江南雪过燕州去,才见梅花便忆君。

玉瓣梅花色更新,岭南飞送两枝春。


袁家官似东京日,洛下今非卧雪人。

旧说河阳满县花,安仁当日颇矜夸。
洛城花品虽奇绝,多出寻常百姓家。
后园不见栽桃李,旧尹无能可自知。
从使当时曾手植,经今十载亦凋衰。
朱轮大旆行春乐,济上山阳景物佳。
莫羡洛城花品好,三城本自有朱砂。
山翁为赏洛花奇,采笔连挥五绝诗。
口沫手胝频捧读,兰亭醉墨尚淋漓。
左魏牛黄数十枝,洗妆添色又新奇。
金刀剪送三城去,聊助山翁宴习池。
寒林冻卉谁观者,繁艳清香自得之。
天赋好花如有待,日寻幽径不知疲。
未逢驿使空怀远,犹喜山翁亦好奇。
落花已如此,春雨一何深。
之子隔流水,荒鸡产暮阴。
寥寥谷口迹,寂寂汾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