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伯乐无传骥空老,重华不见士长饥。


从来万事乖名实,岂但药翁论蛤蜊。

雪屋吹灯然豆萁,古来壮士亦长饥。

广文不得载酒去,且咏太玄庖蛤蜊。

饮者怜渠有典刑,见渠借箸眼偏青。


平生闭口不论事,晚岁搜肠求独醒。

倾来百颗恰盈奁,剥作杯羹未属厌。


莫遣下盐伤正味,不曾著蜜若为甜。


雪揩玉质全身莹,金缘冰钿半缕纤。

我尝为吴客,家亦有吴婢。


忽惊韩夫子,来遗越乡味。


与官官不识,问侬侬不记。

车螯与月蛤,寄自海陵郡。


谓我抱馀醒,江都多美酝。


老来饮不满,一醉已关分。

紫缘常为海错珍,吴乡传入楚乡新。


樽前已夺蟹螯味,当日莼羹枉对人。

旧闻若士升中天,俗眼未识乌鸢肩。


据龟食蛤结汗漫,卢敖尚肯游人间。


高谈谩骂沈昭略,坐视元长嗤稚弱。

气味


肉:咸、冷、无毒。


蛤蜊粉:咸、寒、无毒。


主治


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治老癖。

赠我以海昏清霜之橘,报君以淮南紫唇之蛤。
橘肤软美中更甜,蛤体坚顽口长合。


开花结子幸采摘,没水藏泥岂蕲得。

夫君雅志知谁会,身在寰中心物外。
平生初不入州县,一任傍人惊且怪。
日来杖屦忽相过,为我踏破松阴碎。
两君霜夜两相过,有酒无肴争奈何。
蛤蜊买得虽不多,百枚包以一枯荷。
呼奴再濯清泠波,玉石磊落声相磨。
去年曾赋蛤蜊篇,旅馆霜高月正圆。
旧舍朋从今好在,新时节物故依然。
栖身未厌泥沙稳,爽口还充鼎俎鲜。
望月怀珠重紫唇,隔墙闻卖已称珍。
奁收箧贮承佳惠,深济颓山病酒人。
多鱼见馈逾双鲤,异味兼常过八珍。
更使伊宾垂钓手,转思东上鲙鲈人。
自卫区区亦甚勤,刳肠剔柱奈何人。
若知射影能相惧,应学含沙得保身。
适口珍鲜品格高,泥深海近不能逃。
若教毕卓曾知味,岂肯甘心把蟹螯。
二珍胥会到柴关,诗为高情趁早还。
海上便如逢若士,橘中应不减商山。
可人风味知渠隽,老我形容有许顽。
紞紞寒鼓鸣,稍稍华月上。
蒲蓐蔽幽斋,夜鼎惊暗浪。
但见炰蛤蜊,许事付尘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