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扁舟厌泊烟波上,轻策闲寻浦屿间。


虎蹋青泥稠似印,风吹白浪大于山。


且愁江郡何时到,敢望京都几岁还。

江神风伯战方酣,北浪吹翻总向南。


未放人扶下江柁,却教眼看上江帆。

破篱外面即江流,枯树梢头总客愁。


隔水远山浓复淡,殷勤点缀一川秋。

东阙催人赴赤墀,北风栏我泊青泥。


会当老子有行日,未信北风无住时。

十里江行一日程,出山似被北风嗔。


东窗水影西窗月,并照船中不睡人。

虫声两岸不堪闻,把烛销愁且一尊。


谁宿此船愁似我,船篷犹带烛烟痕。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


中获辛苦奏,长河结阴冰。


皓曜群玉发,凄清孤景凝。

敕水鞭潮势自雄,此身原不畏蛟龙;


明朝鹢首还东指,禁得谁传万里风!

十载曾经犯斗槎,天门昨夜特宣麻;


乘流只恐排阊阖,故遣长鲸斗浪花。

行脚出门归亦客,闲身到处主中宾。


萍踪未定逢知己,蜡烛无多别故人。


江水长流寒不冱,云山弥望远生皴。

雁峰飘泊又经年,却忆槎头缩项鳊。


三伏炎光真烁石,重湖骇浪远连天。


快风坐阅千帆过,上水徒劳百丈牵。

江流浩浩吞长天,打篷巨浪翻银山。
篙师维舟不敢发,东望微茫尽溟渤。
荒村古渡生客愁,丹枫落叶秋飕飕。
远涉仍多病,那堪正蕴隆。
黄沙吹白浪,赤日照青枫。
天地支颐内,江山散发中。
弭棹黄芦外,江云绕柂牙。
寒深身轸粟,风急浪生花。
日暮人收市,年穷客念家。
匡庐枕长江,彭蠡居上游。
我幼不识风涛怒,但喜青山绵亘急橹鸣中流。
老来行道增百忧,山有虎兕水次多蛟虬。
雄风似倚东皇势,吹我船头欲倒回。
大地渐敷江上草,浮云都付掌中杯。
明堂当御青阳左,旧业仍荒白涧隈。
风声奔万马,云气暗千嵩。
飞絮逗重幕,堆盐压短篷。
悠悠违旅舍,咄咄袛书空。
惊涛卷长空,气势来东北。
密雨抛散珠,油云张重幕。
琴书颇繁重,汊港复幽僻。
幽寻本无急,聊以会友生。
尘中妨剧谈,故作林下行。
仆夫问归路,夜闻风雪声。
今旦始自信,余坐非数奇。
怀人发清兴,欲雪成良时。
波响双橹涩,滩宽众帆驰。
拟将衰鬓寄东蒙,频月东风不得东。
身世何堪常作客,飘摇难禁屡书空。
携儿兼载黄牛妪,农作应追皂帽翁。
江云漠漠水迢迢,去越孤舟逐浪摇。
微月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
暮雨来何急,乘时助发生。
水边千树暗,篷底一灯明。
半夜起乡思,空陂闻雁声。
拟将衰鬓寄东蒙,频月东风不得东。
身世何堪常作客,飘摇难禁屡书空。
携儿兼载黄牛妪,农作应追皂帽翁。
欲泻悬河雨,先号拔木风。
问津尨吠处,觅路霓光中。
徒御忧群盗,儿童笑拙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