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灵宫苍烟荫老柏,风吹霜空月生魄。
群鸟得巢寒夜静,市井收声虚室白。


少年抱琴为予来,乃是天台桃源未归客。

三年不踏门前路,今夜仍看屋里灯。


照佛有馀长自照,澄心无法便成澄。


追欢狂客去忘返,入定孤僧唤不应。

古寺带修冈,青葱万竿玉。


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

上方台殿第三层,朝壁红窗日气凝。


烟雾开时分远寺,山川晴处见崇陵。


沙湾漾水图新粉,绿野荒阡晕色缯。

此生放荡随群动,一觉竟陵潇洒梦。


江山唤我此中来,却愁风月无人共。


李侯年少能思我,朅来两桨归潮送。

杰阁雄楼杳霭间,佳辰良夜共跻攀。


斗回高柄临华栋,月涌清光出远山。


急景行将悲晼晚,此身难得到宽闲。

一水逐潮回,临流泛羽杯。


玉珂花底散,银管柳边开。


六箸仙人戏,双钩草圣才。

定知归阙下,陶侃上螺杯。


大禹阴能惜,长沙业自开。


终资高宝力,早识太真才。

野饮当凫藻,芙蕖叶作杯。


天光穿水出,人气逼花开。


孝友能为政,沈冥亦见才。

花宫能避暑,即是习池杯。


张仲京华上,山公燕喜开。


地增香浦胜,朝待柏梁才。

水国多烟雨,春光一半迟。


花从今日得,莺与故人期。


浦有沉香气,林多翡翠枝。

一林堆锦映千灯,照眼牵情欲不胜。


知倚晴明娇自足,解将颜色醉相仍。


好风轻引香烟入,甘露才和粉艳凝。

几酌西禅对牡丹,秾芳还似北禅看。


千球紫绣擎熏炷,万叶红云砌宝冠。


直把醉容欺玉斝,满将春色上金盘。

此地绝炎蒸,深疑到不能。


夜凉如有雨,院静若无僧。


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

山城只有四围青,海国都无一点尘。


荔子风标全占夏,荷花颜色未饶春。


水边清吹传觞久,路上残阳立马频。

清霜涂峻坂,晚日下西岑。


客舍黄花满,关门红叶深。


亲朋九日饮,乡土百年心。

燕郊载酒日,汉殿佩萸时。


强赴重阳会,元无三径资。


寒城淡古木,返景透疏篱。

宝丛深夏白琉璃,高影慈云十二时。


愿物不为香饵取,在人非有玉环期。


一围天地浮沉共,半日山林老少随。

野旷烟光薄,林深暑气微。


乱蝉鸣觉路,一犬护禅扉。


花竹通诸径,旃檀大几围。

圆如鹄卵压沧洲,一榻攲眠颇自由。


春色解回林野绿,如何只白老人头。

草心回暖春风香,柳眼半开春日长。


老禅隐几万事毕,春去春归春自忙。

秦川花品似伊川,真赏应同上苑看。
众卉先收推国艳,五云高吐学仙冠。
烟苞添色资吟笔,露蕊沾香满酒盘。
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小憩西禅床,谢绝半日暑。
白云怜倦客,清阴覆停午。
袅袅陂上风,沉沉竹间雨。
花蒙一顾重长安,从此时人洗眼看。
留艳徘徊供燕席,飞香迤逦上貂冠。
露苞含晓宜三嗅,风朵摇春似七盘。
修廊千柱压城阴,山并庐山胜二林。
六月檐楹无暑气,四时山水有清音。
鸟飞不尽上方远,鲸吼希闻别院深。
江雨萧疏山日阴,蹇驴有客入禅林。
老僧能叙三生话,游子空悲千里心。
野鸟啼来山竹裂,洞龙飞去水云深。
秋浦千万山,苍烟媚高木。
流髟落浦中,泓澄一川渌。
江南佳丽地,六代多遗躅。
清溪水浮青油幕,漾漾轻舟上西郭。
高林参天转山脚,山上黄叶山前落。
西禅道人屹重阁,松风泠泠半天作。
湖湘跋涉今犹近,淮海漂流昔早曾。
扰扰未能逃鞅掌,星星只见变鬅鬙。
驱车旷野犹飞雪,税驾闲窗已上灯。